真愛不是溺愛專家支招如何對付“熊孩子”

本文已影響2.94W人 

要解決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問題,根本還得從家長入手,事先爲孩子進行情景設定,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模擬引導,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環境。劉勇赫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因此,老師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以此來吸引他們,得到了關注後,就容易進行正面引導了。

真愛不是溺愛專家支招如何對付“熊孩子”

10月31日晚上,湖南衛視新一期真人秀節目《一年級》播出後引發熱議。不肯離開父母的李昊煜,調皮搗蛋的馬皓軒……節目中,孩子們表現出的問題並非個案。在重慶,很多父母也面臨同樣的煩惱。那麼,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且聽專家怎麼說。

校門口孩子上演瓊瑤式“苦情戲”

“一年級”片段:“一年級”第一期,是新生入學的一個篇章。36個孩子中,6歲的李昊煜總有瓊瑤劇般的一套說辭。“我沒有你,我該怎麼活?如果報名了,我該怎麼活?我們不能分手”……面對李昊煜的撒嬌、乞求,李昊煜的媽媽整體崩盤,對着鏡頭哭訴:“從出生到現在,我就五天沒帶過他,那五天,我心裏就是空的……”

真實場景:渝北區長安錦繡實驗小學的學生李欣怡(化名),今年9月步入一年級。“開學前兩週,每天早上她會在校門口抱着媽媽哭半小時才進來。”班主任王琳琳說,因爲哭得很有感染力,惹得同學們都紅了眼。

李欣怡的媽媽郭女士說,“孩子要哭,我也束手無策,常常等孩子哭夠了再離開。”

班主任王琳琳表示,每次李欣怡哭,她首先是蹲下來擁抱她,摸頭、拉手、拍背,用肢體語言製造親密感,並安慰她:“你現在是一名小學生,不再是幼兒園小朋友,要慢慢離開媽媽的懷抱,獨立起來……”漸漸地,李欣怡戒掉了一想媽媽就哭鼻子的習慣。

專家觀點從家長入手設定情景模擬引導

“在入學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觀、感受一下學校,讓其提前適應。”國內知名親子教育專家、心理作家,暢銷書籍《奶爸經》、《孩子獨立靠父母》的作者劉勇赫表示,要解決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問題,根本還得從家長入手,事先爲孩子進行情景設定,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模擬引導,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環境。劉勇赫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因此,老師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以此來吸引他們,得到了關注後,就容易進行正面引導了。

課堂上孩子亂髮言爲求關注

“一年級”片段:課堂上,李昊煜是發言王,爲了吸引老師的注意,李昊煜會大聲、重複地說話。如果老師前來阻止,他會變本加厲。如果老師沉默對待、不理他,李昊煜也會不斷糾纏,甚至走上講臺阻礙老師講課。這一切,都讓老師難以招架。

真實場景:“我們班上就有一個發言王,做些荒唐事博眼球!”24歲的劉小姐在榮昌縣仁義中心校教授4個班的英語。她告訴記者,12歲的周小龍(化名)是一位六年級學生,平時膽很大,但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劉小姐說,每當她講課講得興起時,周小龍都會來攪局。比如,當全班同學聚精會神聽課時,他“噌”地一下站起來,拿着一個裝着粉筆灰和水的碗,大聲說:“同學們,下面我給大家表演做粑粑!”頓時全班鬨堂大笑。“每次上課遇到這種情況,我真的很心塞。”劉小姐說,她知道周小龍這樣做是爲了讓老師關注他,但不管她無視、制止還是私下談心,周小龍依然我行我素。

周小龍的母親李梅透露,因爲家中經濟條件不太好,大人都忙着掙錢,沒有多餘的心思來關注孩子。“平時只有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一日三餐,很少和孩子談心。”

專家觀點應該當衆表揚私下教育孩子

“小學之前,孩子並沒有多少規則意識。”劉勇赫表示,集體生活需要一些規範和要求。對於表現欲強的孩子,老師可以給他們適當的舞臺,但同時提出限制性要求。他們想表現,就讓他們先表現,講好條件,規定一個時間限制。另外,在課堂上表揚、給予空間後,老師私下該進行正面引導。“老師要告訴他們,自己可以理解孩子的做法,但不能完全接受。同時,給他們灌輸制度觀念,明確表示應該在怎樣的環境下表現,並且提前取得同意等等。”

在家裏孩子犯錯家長捨不得管

“一年級”片段:馬皓軒是班上的調皮王,最讓老師頭疼、讓家長頭大。馬皓軒的家長有一段自述:“我們這個家中有6個大人,每天都圍着他轉,特別寵愛。每當他犯錯,爸爸或媽媽想教訓一下,總會有人站出來制止。”

真實場景:今年6歲的王珊珊是一年級新生,就讀於北部新區康莊美地第二小學校。班主任周林蕭告訴記者,王珊珊只能接受鼓勵,很排斥批評,就算老師批評,她也不會改,還會用哭鬧等極端的方式來對抗。周林蕭說,有一次在課堂上,她讓大家坐端正,但王珊珊一會兒趴桌上,一會兒搖凳子,影響課堂紀律。周林蕭立刻指出王珊珊的錯誤,但她立刻哭鬧起來。“哭聲驚天動地,全班同學都聽不了課,隔壁班的老師也跑來看究竟。”“她的壞毛病是慣出來的。”王珊珊的媽媽今年38歲,姓唐,她表示,之前一家三口和孩子姨媽一家住一起。姨媽一家比較偏袒孩子,每逢孩子犯錯要批評教育時,都會制止。唐女士表示,因爲珊珊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自然很寵愛,孩子確實比較愛哭,脾氣也很犟。

專家觀點培養老師權威性家長儘量少干預

劉勇赫說,孩子在6歲之前,主要在培養服從、協商兩種人格,而這段時間,老師往往沒有參與進來。“6歲之前的孩子,家長的角色是最權威的,因此,一、二年級的學生最難管。”劉勇赫表示,有的家長不放心,會常常跑到學校來幫忙,但這種幫忙卻只會起到反作用。“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現狀,但不能過度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否則會破壞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培養。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老師需要培養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性、說服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