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海外幼兒園裏的幼兒班

本文已影響9.52K人 

1998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上刊登了我的文章《我教女兒學中文》以後,巴伐利亞中文中心學校的首任校長———遲魯藝先生便邀請我在該校開設了幼兒班。幼兒班是去年3月中旬正式上課的,學生全是住在德國慕尼黑及附近,年齡在3歲至5歲之間的孩子。這些孩子平時在幼兒園講的是德語,在家裏或多或少地都說些中文,但大多數孩子在入學時並不認識漢字。

瞭解海外幼兒園裏的幼兒班

1998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上刊登了我的文章《我教女兒學中文》以後,巴伐利亞中文中心學校的首任校長———遲魯藝先生便邀請我在該校開設了幼兒班。幼兒班是去年3月中旬正式上課的,學生全是住在德國慕尼黑及附近,年齡在3歲至5歲之間的孩子。這些孩子平時在幼兒園講的是德語,在家裏或多或少地都說些中文,但大多數孩子在入學時並不認識漢字。經過一年的學習,他們一共掌握了60多篇課文,認識了近500個漢字,會唱十幾首中文兒童歌曲

在去年的全校聖誕聯歡會上孩子們用中文演唱歌曲,朗誦歌謠,並應觀衆要求一再加演;觀衆對孩子們出色的中文表達能力都表示驚奇和讚歎,有許多的家長表示,希望以後每年都能開設一個新的幼兒班,以使更多的小孩子儘早接受中文教育。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有兩點深刻體會。

一是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環境,激發他們學習中文的興趣。

我們幼兒班的孩子最小的只有3歲,最大的也才5歲,如何在每週僅有的90分鐘內事半功倍地教會更多的東西,激發出孩子們學習中文的興趣是教學的關鍵所在。

我們開始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專版上刊登的《幼兒聽讀遊戲識字》第一冊。根據教學指導,我只教孩子們聽和讀,基本上不用中文講解課文和字義,只給在家裏中文講得少的孩子說一下相應的德文詞。由於課文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們都能很好地掌握課文、認識生字。

孩子小,讓他們像小學生一樣在中學生的課桌椅上(我們的教室是向一所職業中學借的)連續坐45分鐘是不可能的,於是我把90分鐘分成3段,即30分鐘左右一節課。每節課都有聽和讀的內容,我們既聽讀課文,也聽讀字卡上的生字,再加上游戲、表演和唱歌,每節課都能做到內容充實,生動活潑。特別是像“找朋友”、“兩隻老虎”這類集體遊戲,孩子們總是玩不夠,因爲他們平時在幼兒園也很少有機會做類似集體遊戲。這樣每個週六孩子們不僅能在中文學校學到漢語,同時還能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孩子們喜歡,家長也高興。

二是要與家長密切配合。

要讓三四歲的孩子像真正的學生一樣自覺持續地學習是他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所以家長的幫助與輔導是孩子們學中文時必不可少的。儘管很多家長在德國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但在如何輔導孩子學中文方面卻仍是門外漢。好在博士們都勤奮好學,於是我把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專版》及其它報刊雜誌上的有關文章收集起來,複印後發給家長們,供他們借鑑。

並向家長們提出,第一,每天要在孩子情緒最好時陪孩子讀10分鐘課文,並根據我的經驗建議他們最好是放在上幼兒園前的10分鐘,因爲這是一天中精力最好又最容易培養成良好習慣的時間段。很多家長照着做了,效果顯著。第二,堅持在家裏講中文,並對孩子學中文不厭其煩地鼓勵、鼓勵、再鼓勵,不要挫傷孩子學中文的積極性。這就是說,只要孩子有了進步就要表揚,有了問題不能批評而要幫助解決。很多人都說學校裏我們幼兒班人丁最興旺,原因很簡單,我們的教室裏坐的不光有三四歲的學生,還有許多三四十歲的陪讀的爸爸和媽媽。

一年多來家長們爲孩子們學中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每個週六風雨無阻地送孩子準時到校。孩子小,自理自制能力差,課時又有限,陪讀家長們任務艱鉅,上課時要隨時幫着翻找書本及生字卡,讀課文時幫着指字,並給孩子做示範,提醒和協助孩子讀課文,回家後還要幫孩子複習課文,完成作業。

家長們那種身在異國他鄉,希望自己的孩子儘早儘快地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心願,使我很受感動,也更增強了我在陌生國度教授幼小兒童掌握祖國文字、文化的樂趣和信心。(寄自德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