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的前三年,是家庭婆媳關係的重要拐點

本文已影響1.45W人 

如果你結婚了,希望婆婆幫忙帶孩子嗎?如果你的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該怎麼辦?要知道生完孩子的前三年,除了是孩子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家庭婆媳關係的重要拐點。

如果你結婚了,希望婆婆幫忙帶孩子嗎?如果你的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該怎麼辦?要知道生完孩子的前三年,除了是孩子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家庭婆媳關係的重要拐點。

一方面,新的生命要學習適應這個世界,Ta時不時就會因爲失去媽媽的保護而不安地大哭;

另一方面剛剛升級爲媽媽的新手們,多半也是一臉懵逼,不知道這樣的一團小肉,要怎樣才能慢慢長大。

這時,如果婆婆能夠伸出援手,那種雪中送炭的感情無疑就是婆媳關係的粘合劑,無論以前相處得怎麼樣,今後自然少不了一家人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面。

但現實中往往卻不能盡如人意,很多家庭由於存在着各種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婆婆不能幫媳婦帶孩子。

當然,沒有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媳婦們,日子也都挺過來了,無非是覺少睡一點,家務多做一點,吃的差一點,穿的難看一點罷了。

不過,那些婆婆沒能幫忙帶孩子的媳婦,後來到底都怎麼樣了呢?

後來,媳婦跟婆婆絕交了

現在的家庭中“你不幫我帶孩子,我不給你養老”,是婆媳之間最大的博弈。

有一位姐姐曾經留言,說她生孩子的時候婆婆不但沒有幫忙,還在月子裏冷言冷語,即便事情已經過去了18年,她仍然難以平復。

當婆婆病重,老公要求她去牀前盡孝時,她選擇了拒絕。

你不幫我帶孩子,我不幫你養老,看起來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很公平。但其實是兩敗俱傷,誰也沒有贏。

以前,中國人有句老話叫“養兒防老”,尤其是農村的父母,沒有退休工資,到了老年喪失勞動能力後,需要成年子女給他們養老,所以子女們覺得他們幫忙帶孩子似乎天經地義。

但是,用養老來迫使婆婆幫忙帶孩子,怎麼看都有點親情綁架的意思。

隨着我們國家福利制度的完善,就業機會的增多,父母靠子女養老的需求越來越小,所以不幫媳婦帶孩子的老人也越來越有了底氣。

現在農村的老年人,只要達到了一定年齡就會發放補助。

生完孩子的前三年,是家庭婆媳關係的重要拐點

五十多歲的婆婆一樣也可以在外面找到工作。

於是乎,在孫子孫女出生後,婆婆沒有幫媳婦帶孩子,也沒有在小夫妻有困難的時候主動去幫一把,所以媳婦心懷怨氣,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好好的一家人,弄得大家都不高興。

我就曾親眼看到過,年三十晚上,老公帶着孩子去婆婆家吃飯,媽媽一個人在家過年的例子。

後來,媳婦打死也不願意再生二胎了

三年,其實算不得很長的時間,不過是1000多個日日夜夜。

因爲孩子一天天都在長,所以日子再難熬也能撐下去。

三年之後,孩子大了可以上幼兒園了,有些公婆包括老公都來催生二胎。

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是多少人的嚮往。

但是剛剛獨自帶大孩子的媳婦,再也不想生了。

或者,再生也可以,媳婦已經喪失了對婆家最基本的信任,所以必須提前把帶孩子誰出錢誰出力,白紙黑字的落到紙上。

小媳婦經過了那三年,已經不再很傻很天真地相信婆家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條心。

後來,媳婦想開了,婆婆愛咋地咋地

每個姑娘在踏進婚姻的最初,大多肯定都是抱着當個好妻子好媳婦的心態。

所以,開始的時候,小媳婦對於婆婆是懷着敬畏之心的,想着方兒的討好婆婆。

比如,我開始就是送禮送錢,賠笑臉。時常都把“我來,我來”掛嘴邊。

可惜,如果婆婆對兒子的佔有慾太強,始終都會覺得你是偷了她東西的賊,左看右看都不順眼,所以無論你怎麼費力討好,都難博一笑。

當孩子出生後,婆婆有能力也不幫忙帶孩子,這件事真的會讓媳婦元氣大傷。

就算嘴上不說什麼,但面對婆婆虐媳婦的千萬遍,媳婦也不可能待婆婆如初戀了。

ALEX同學的奶奶,以我們不同意把孩子送去山東老家爲由,拒絕幫我們帶孩子。

不是沒有抱怨過,在最痛苦的時候,那種無助和絕望的感覺分分鐘就可以從體內竄出來把我撕碎。

爭吵、冷戰、或者乾脆躲到我父母家,跟不高興先生避而不見,兩個人的關係冷到了冰點。現在回想起來,心裏仍一陣陣地疼。

但好在有我媽幫襯着,養孩子最困難的那三年已經撐過來了。

雖然,我也能理解婆婆的難處,過後也沒機會抱怨什麼,但現在相處還是客套居多,畢竟不可能回到當初骨肉至親的位置。

因爲那些在孤立無援時,一個人熬過的悽苦和辛酸,終究沒辦法抹去。

現在我能想的開,是因爲我終於明白,無論自己怎麼費力討好,都成不了公婆心中的好媳婦,不如干脆放飛自我,勇敢做自己好了。

至於跟婆家的關係,不過分疏離,但也不可能過分親暱,多了親戚之間的客套,但永遠回不到血肉至親的位置。

後來,媳婦和老公離婚了

離婚,是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最慘烈的結果。

天涯論壇上曾經有一篇吐槽的帖子,說的是27歲的爸爸因爲父母不能幫忙帶孩子,所以妻子只能在家全職。

他每個月掙三四千的薪水,每天在地鐵上來回要坐四個小時,才能到家。

一回到家,迎面而來的就是妻子在家憋了一天的怒氣。

這樣的日子,真的害怕走着走着就散了。

真不是危言聳聽,在孩子出生後的前三年,是夫妻離婚的高發階段。

因爲養孩子最費的就是錢,婆婆不能幫忙帶孩子,這就意味着家裏至少要有一個人得全職,或者得請阿姨保姆,這對於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小夫妻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經濟壓力

孩子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裏,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婆婆不能幫忙帶孩子,關係也沒壞到要離婚,那麼在自己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新手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打怪升級,養好自己的孩子呢?

1、接受現實,多往好的方面考慮

婆婆不能幫忙帶孩子如果已經是既定的事實,那麼就不要成天對着老公怨天尤人。

方法總是比困難要多,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認真計劃一下,孩子上幼兒園前的三年要怎麼渡過。

另外,婆婆不幫忙帶孩子,雖然自己會辛苦點,但往好的方面想,也有一定的好處。

比如,婆婆不帶孩子,能減少婆媳矛盾

“距離產生美”是構建良好婆媳關係的基本原則,但孩子的到來勢必會打破這個平衡。

以前兩人不生活在一起,有什麼問題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婆婆幫你帶孩子,那必定要和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孩子就變成了你和婆婆之間的“缺點放大器”。

她嫌你好吃懶做,不能當牛做馬地服侍她兒子,你嫌她育兒觀念老舊,又愛管東管西。

兩人一言不合就開撕,把老公和孩子夾在中間,家裏攪得一地雞毛傷人又傷己。

如果婆婆不幫你帶孩子,自然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她來看孩子是情分,不來是本分。

你對她沒有期待,她也不會摻和到你的生活裏。

2、鼓勵老公,成爲你的育兒搭檔

時間是最好的治癒利器,之所以過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沒有消減婆婆沒有幫忙帶孩子的怨和恨,多半是因爲婆婆沒幫忙,老公也是個甩手掌櫃。

不要覺得帶孩子都是媽媽的事,孩子出生對於一個家庭的衝擊,不亞於一個家庭內部結構的重組。

不管爸爸們願不願意,有了孩子之後勢必要犧牲一些個人的愛好和時間。

何況既然婆婆不能幫忙帶孩子,那就別讓老公閒着。

另外,孩子也是夫妻感情的試金石。

據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而其中一半以上都發生在生完孩子三年內。

婚前的甜言蜜語,新婚的你儂我儂固然美好,但有了孩子婆婆不幫你帶,纔是真正考驗老公和你是不是情比金堅的時候。

挺過了孩子出生前三年的這一關,夫妻感情會邁向一個新的高度,但現實中在這三年裏勞燕分飛的例子,身邊比比皆是。

想想看,如果看到一個大男人,幫着你餵奶,換尿布,這樣就算婆婆不來,你的心裏也不會有那麼大怨言。

3、有效利用時間,提前做好生活規劃

有了孩子後,自己身上的擔子一下子就重了。孩子既是你最牽腸掛肚的軟肋,也是你披荊斬棘的鎧甲。

因爲沒人幫忙帶孩子,所以你便沒了退路沒了依靠。

下班不敢隨便在外面逗留,要像哪吒踏着風火輪一樣,第一時間趕回家裏,看看自己的寶貝是不是肚子餓了想媽媽。

晚上不能再熬夜刷劇,要抓緊時間補覺,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會睡了,一晚上睡不好。

所以,養育孩子的過程,也變成了重塑自己的過程。

將以前大段的空閒時間,切割成細小的片斷,用來工作和學習。中午

抓緊時間午睡一會兒,或者一邊洗尿布一邊踮起腳尖鍛鍊……這些不經意的片斷,都藏着一個媽媽的努力。

婆婆不幫你帶孩子,你就得時時刻刻地鞭策自己,要努力賺更多的錢,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環境;還要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成爲孩子的榜樣和驕傲。

4、擺正心態,調節自己的情緒

說到底,孩子是你自己的,婆婆作爲長輩並沒有義務一定要幫你帶孩子。

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用不用婆婆幫自己帶孩子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

可無論婆婆幫不幫你帶孩子,日子都是你自己的,想過成什麼樣子,更多的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

並且每一個選擇,所展現的結果都是雙面性的,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勇敢地承擔其結果。

婆婆不幫我帶孩子的日子,究竟有多苦多難,背後又吞下了多少眼淚,扛過了多少辛酸,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5、孩子和爺爺奶奶親近,不主動不拒絕

婆婆沒有幫忙帶孩子,自然孩子就會跟她不親,但老人疼惜孫輩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無論跟自己跟婆婆的關係怎麼樣,對於孩子而言,婆婆永遠是他的奶奶,那是他應該感受的親情。

看到孩子跟爺爺奶奶親近,媽媽心裏不舒服,是正常的,不要自責。

但是你跟公婆的關係不能代表孩子,說到底,婆媳問題的背後,是一個母親的格局和教育。

當你以身作則地做一個寬厚的母親,發自內心地尊重他的父親,善待家裏的老人,兒子纔會成長爲一個真正的男人,纔有能力在未來獲得趨向圓滿的婚姻。

心理學上有句話叫“婚姻關係,是親子關係的延續”。

所以,當你身體力行讓兒子看到你是怎樣做兒媳,等自己的孩子三觀逐漸成熟,就會清楚指引他找一個怎樣的妻子。

如果要避免將來你跟你的媳婦,會再次走上自己的老路。

現在,你就要用你的智慧,在成長路上教會孩子如何做選擇。

我想,那位留言說婆婆不幫忙帶孩子,現在婆婆病重也不想到牀前盡孝的姐姐,並不是真的就那麼絕情。

她最終所希望的,不過是婆婆能夠拉着她的手說一句,“這麼多年,你真的辛苦了!”

就像我婆婆曾經不經意說了一句“當媽不容易”,我就鼻子酸的差點哭出來。

人窮極一生所追求的,從來不是“我有多麼牛B”,而是“我所受的苦,都有人心疼,有人懂。”

即便是婆婆不能幫忙帶孩子的媳婦,日子一樣也還是要過下去。

那些能夠傷害到我們的,不是公婆或者其他不相干人的言行,而是我們內心一遍又一遍關於痛苦的記憶。

我們能夠做的不是一天天在抱怨、斥責中消減,而是要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去學習生活的智慧,再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所以,你是希望做那個堅強果毅負責任的孩子背後,那位智慧的媽媽。

還是想做軟弱怯懦無擔當的孩子背後,那個蠻橫的媽媽。

其實,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機會的。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只是一時,但是自己決定了日子要怎麼過,卻是一生一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