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媽媽幸福,纔是一個家最寶貴的財富。

本文已影響1.73W人 

對於輾轉家庭和職場的女人來說,所謂家庭和事業兼顧,不過是含淚帶血的付出:誰正付出,誰最清楚。比如,我的讀者小陽。她是一位3歲孩子的母親。自孩子出生起,幾乎就是在她身上長大的,丈夫很少管。

對於輾轉家庭和職場的女人來說,所謂家庭和事業兼顧,不過是含淚帶血的付出:誰正付出,誰最清楚。

比如,我的讀者小陽。

她是一位3歲孩子的母親。自孩子出生起,幾乎就是在她身上長大的,丈夫很少管。

像不少年輕媽媽一樣,她自知不算聰慧優秀,但就教育孩子而言,也是勞心勞神,盡職盡力。

她一邊努力工作,一邊精心帶娃,每天累得像條狗,沒空喘氣不敢生病,還要忍受從不做飯帶娃的丈夫,亂放髒衣服、亂扔髒菸頭的懶癌,以及做事嚴重缺乏耐心、動不動就衝家人發脾氣的暴躁。

眼前,孩子上了幼兒園。工作的小陽有個外出6個月學習晉升的好機會。她很想抓住這個機會錘鍊自己,又怕一出去就是半年,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丈夫,根本就沒能力也沒耐心照顧好孩子。

她很抓狂。我相信,如果身處這個境遇,很多女人都會抓狂:

嬰兒期的孩子,巨嬰般的丈夫,除了一邊大包大攬,一邊叫屈喊冤,好像也沒有什麼路可選。

爲了家庭和孩子,女人們只能選擇付出付出再付出,忍耐忍耐再忍耐,犧牲犧牲再犧牲。

何況,千百年來,中國女人不就是這麼過來的麼?媽媽的媽媽的媽媽如此,婆婆的婆婆的婆婆也如此。

我的婆婆就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媽媽:心地善良,不善言辭,勤勞節儉,任勞任怨。所有的家務都是一肩擔,所有的病患都是一人扛。

我和先生結婚第一年的冬天,北風凜冽,大雪欲來。吃罷晚飯,天已經很黑了。公公在樓下客廳看電視,先生在書房打遊戲,我忽然看見婆婆騎着自行車,頂着大風出了門。

我問公公和先生:婆婆出去幹什麼了?

他倆頭也不擡地各看各的,異口同聲地說:去醫院看病了。

原來,婆婆下午就感覺身體不舒服,但還是強忍着給我們做完晚餐,又洗刷完碗筷,纔有空出門看病。

我氣憤地拽起先生說:這麼冷的天,你竟讓媽一個人去醫院?

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回答竟然是:這有什麼啊,這二三十年都是這樣啊。

聽見沒有?

讓媽媽幸福,纔是一個家最寶貴的財富。

一個母親喪失自我的任勞任怨,會讓身邊所有人覺得理所當然:你病了堅持做飯是理所當然!你疼了獨自看病是理所當然!就連我們不管你都是理所當然!

我拽起老公,打車去醫院找婆婆。出家門沒多久,我們就發現了路邊頂着風彎着腰滿臉痛楚蹬車子的她。看見我們的一瞬間,婆婆詫異的眼神裏,分明有驚喜和欣慰閃過。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就告誡自己:學習婆婆身上的優點,絕不重複她的命運。學會不斷給自己減負,讓丈夫和孩子參與家務,讓家人在共同分擔中學會付出。

這不是懶惰和自私的表現,而是讓最親最愛的人明白:

家庭裏,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你吃的每餐可口的飯,用的每個乾淨的碗,穿的每件舒適的衣,走的每方乾淨的地,根本不是伸手就有的,而是有人辛苦勞作換來的。

如果你有時間,你理應分擔這份辛苦。如果你沒時間,你需要銘記這份操勞。

好的愛情,是兩個人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委曲求全。

好的家庭,是所有人的彼此分擔,而不是一個人的任勞任怨。

朋友梅姐摔傷了腿,躺在家中靜養。

我去探望她時,看到她家裏收拾井井有條、窗明几淨,一盆盆長勢旺盛的綠色植物,恰到好處地裝扮着陽臺和客廳,就連茶几上的水果都擺放得整整齊齊;廚房湯鍋裏的骨頭湯正咕咕作響,香氣四溢;她牀頭擺放着一束康乃馨,舒緩的音樂從她手機裏傳來。

“先生負責做飯,兒子負責家務,我負責養傷。”躺在牀上,她一臉幸福地說。

梅姐比我年長十來歲,是朋友們中相對幸福的那一位。她和先生都是各自崗位的骨幹,結婚20多年相敬如賓,兒子優秀上進,剛參加工作。

“學會給自己減負,女人才會幸福。”她說,女人最大的錯誤,就是忍辱負重、大包大攬地承擔起所有事務,也剝奪了其他家人擁抱成長的幸福。

沒錯。人們對傾注了心血的東西纔會更加在乎,不管是家庭、事業還是其他。

讓家人學會分擔,獲得家庭內部的成長,對家更在乎,讓自己卸下重負,得到應有的關愛,對家更有歸屬,纔是女人一生的使命。

羅振宇老師曾說過一個觀點:

一個好女人,首先是一個照顧自己的感受並且愛護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個犧牲自己去滿足別人的人。

這樣的女人,因爲能安撫自己的內心和情緒,所以就有穩固而靈活的自我。

她們不用暴躁焦慮的情緒去裹挾家人,也不以受害者的姿態和喋喋不休的訴苦,讓家庭要麼雞飛狗跳、劍拔弩張,要麼沉悶壓力,苦不堪言。

她們控制得了自己,所以從來不去控制丈夫和孩子。她們活得安穩自然,並讓身邊人更有機會有能力得到平和與幸福。

與之相對,是那些不會照顧自己感受不懂愛護自己的女人,一味犧牲自己去滿足別人的女人。

生活中,不少這樣的女人:

她們揹負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的美名,卻最終活成了委屈絕望、無人能懂的模樣。她們擔負起所有家務和所有重負,卻又覺得最終還是被全世界辜負。

她們操勞不已、焦慮不堪;她們大包大攬,一味承擔;她們讓人尊敬,但難免不幸。

要知道,大包大攬的中國媽媽,養育出大包大攬的女兒和不懂分擔的兒子。

女兒長大成人後,重複媽媽的命運。兒子結婚生子後,當起甩手的掌櫃。

一代又一代的不幸,就這樣被繼承,被遺傳,直至問題被真正發現,有人要誓死改變。

這種改變,除了女人真正的覺醒,還需要男人適時的迴歸。

當女人不再困守於廚房和臥室,開始走向職場和商場,男人們也沒有資格一回家就翹着二郎腿當大爺。

千百年來,中國女性都被冠以“任勞任怨,勤儉持家,忍辱負重,相夫教子”的美譽。這在男尊女卑、男外女內的時代,一直成立,沒有毛病。

但如今,當女人也像男人一樣,征戰世界(做得不比男人差),賺錢養家(掙的不一定比男人少),如果還有人拿這些詞彙去禁錮女人的自我、推卸該擔的重責,那就不要怪女人對他不客氣了。

所幸的是,如今,我們家,在婆婆在歷經兩次大手術後,公公和先生也開始學會善待她照顧她,體諒她溫暖她。

而她,也在反思中學會放手和退出,把丈夫的交給丈夫,把兒子的交給兒子,把孫子的交給孫子。

在這種家風的轉變下,我成了受益者,在先生的照顧和兒子的體諒下,朝那個叫幸福的方向行走。

這個過程中,我愈發體悟到:分擔媽媽的付出,是一個家逐漸向好的腳步。讓媽媽們幸福,是一個家最寶貴的財富。

因爲,母親的狀態和精神,不僅關乎她個人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更關乎一家數代人的成長和修爲。

所以,女人們,請給自己減負,請讓自己幸福。這樣,你才能身心健康地長久爲你最親最愛的人付出。

男人們也要清楚,讓媽媽快樂,讓妻子平和,讓家庭和睦,是任何外在的光鮮都無法比擬的強大後盾和內心富足。

所以,本文開頭中,面對讀者小陽的那個問題,我建議

出去學習,不放棄這次自我成長的機遇。學會放手,給缺席的丈夫陪伴孩子的機會。

前者,是自我負責的能力。後者,是經營婚姻的智識。

作爲媽媽,你唯有不斷成長,並給家人信賴和自由、條件和時間,讓他們和你一起成長,你的家庭纔會走在幸福的路上。

願正在看此文的你,靜好如初,擁有幸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