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病護理手冊大全

本文已影響8.59K人 

  【腹瀉篇】

兒童常見病護理手冊大全

和秋冬季不同,在春夏之交寶寶若出現腹瀉多爲飲食不潔引起的。此時,廣東的氣溫已經比較高,食物易變質,所以最好不要給寶寶吃剩菜,如果要吃一定要經過徹底加熱。還要提醒家長,已經開了口的飲料,過夜後就不要給寶寶再喝,飲料中的糖分比較高,非常適合細菌生長,寶寶一旦喝過一口裏面就已經有了細菌,過夜後的細菌量會非常高(有些細菌20分鐘繁殖一代),寶寶再喝易引起腹瀉。

Q:就醫時我是不是需要帶着寶寶拉過的紙尿褲給醫生看?

A:是有必要的。醫生會特別關注寶寶的便便中是否有血和黏液,這些提示可能是細菌感染。如果路途較遠或不方便帶,可以用手機把寶寶拉的便便拍下來,就醫時給醫生看。

Q:什麼方法止瀉效果又快又好?

A:這是寶寶腹瀉後,大多數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有的甚至要求醫生給寶寶注射“止瀉針”,打一針即好。醫生一般不會開強力止瀉藥,因爲寶寶腹瀉是個將病毒排出體外的過程,強力止瀉反而不利於病毒排出。和止瀉相比,醫生會更關心預防寶寶脫水的問題,如果寶寶出現了脫水症狀,需要立即就醫,由醫生評估寶寶脫水的程度,重度脫水的寶寶甚至需要留醫,因重度脫水可能會迅速發展爲休克,需要立即搶救。對脫水的干預不能等到出現脫水症狀再開始,而是要從一開始腹瀉就要採取補水措施。

Q:我如何知道寶寶是不是脫水了?

A:記住這句話即可判斷——“摸摸頭、摸摸手,看看眼,看看口”。“摸摸頭”指的是如果寶寶頭部的前囟出現凹陷,提示可能脫水;“摸摸手”指觀察寶寶是否出現手幹、手涼、皮膚彈性差等症狀;“看看眼”指觀察寶寶是否哭時沒有眼淚,眼窩凹陷;“看看口”指觀察寶寶是否嘴脣乾燥;此外如果寶寶尿量比以往明顯減少,皮膚出現花斑紋等,也都提示寶寶可能出現了脫水,需要立即送醫。

Q:補水是不是一定要輸液?

A:預防脫水一般採用口服補液即可,除非寶寶一喝就吐的情況,或者脫水已經很嚴重,才考慮用輸液的方式來補水。

Q:給寶寶喂白開水,他就是不肯喝,那該如何補水?

A:給寶寶補水,不一定拘泥於白開水,飲料、粥水、湯水均可,只要寶寶肯喝就行。不要一次喂太多,易引起寶寶抗拒,要少量多次,只要有機會就讓寶寶喝。其中,在米湯水中加點鹽餵給寶寶喝最佳,和白開水相比,加鹽的米湯水吸收率更高,還可以補充因腹瀉流失的電解質和營養。另外,家長也可以用醫生開的低滲口服補液鹽沖水給寶寶喝,水分的吸收率是喝白開水的好多倍。這裏要特別提醒,有些家長拿到低滲補液鹽以爲是“藥”,衝一點水就讓孩子喝下去了,這是錯誤的做法,達不到補水的效果,一定要按照包裝上提示的比例添加水。

Q:老人家說寶寶腹瀉,就不要給他吃東西,讓腸胃充分休息會好得更快,這有沒有道理?

A:以前的觀念認爲拉肚子就最好禁食,但現在的觀點則認爲,寶寶在腹瀉時仍可以進食,不過最好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經歷一場腹瀉後,寶寶往往會明顯瘦一圈。因此寶寶病好後,家長要注意寶寶營養的補充。

Q:給寶寶喝了腹瀉奶粉,爲何還腹瀉?

A:對於正在吃奶粉的嬰幼兒,如果出現了腹瀉,醫生一般會建議改喝腹瀉奶粉。腹瀉奶粉的作用並不是止瀉,而是不會加重腹瀉的病情,也不會拖長腹瀉的時間。普通的奶粉中含有乳糖,寶寶在腹瀉期間會出現一過性乳糖酶下降,如果喝普通的奶粉則可能加重腹瀉病情,而腹瀉奶粉則是去乳糖的。寶寶腹瀉好了之後,建議仍繼續吃一週腹瀉奶粉。

Q:寶寶每次拉完,我們都用清水洗,爲何小屁屁仍潰爛了?

A:腹瀉的寶寶嚴重時一天可以拉好多次,過度清洗、擦拭,可能反而會引起寶寶皮膚的破損,繼而引起感染。如果寶寶的屁屁不是很髒,拉完後用柔軟的紙巾或布將他的小屁屁輕輕抹乾即可,儘量讓寶寶的屁屁保持乾燥。有些家庭會使用“神燈”來照寶寶的屁屁,一定要有人在旁邊監護,並要控制好溫度和距離,避免寶寶被燙傷,如果沒有把握掌控好的話,最好不要使用。

  【便祕篇】

寶寶便祕卻常常被家長忽視。有時寶寶便祕已數個月,直到出現便血、肛裂或因爲排便痛苦寶寶不願意排便時,家長才會帶着寶寶來看醫生。有時候是因爲其他疾病來就醫時,醫生問起才知道寶寶已便祕很長時間。沈振宇說,寶寶便祕雖然看似不影響吃喝,但從長遠看,是會影響寶寶的腸道功能,進而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和生長髮育的。

Q:我家寶寶雖然四五天才便便一次,但便便並不算太硬,這算不算便祕?

A:判斷便祕,一要看排便的間隔時間是否過長,二要看排出便便的硬度和排便時有無痛苦,符合其中一個指標就算便祕。

一般來說,寶寶每次排便的間隔最長不應該超過4天,超出這個時間的不管便便硬不硬都要算便祕了。有些寶寶可能每天都有排便,但便便非常硬,像子彈樣、羊屎球樣,或者硬到經常堵塞馬桶,這樣也算是便祕。如果寶寶排便時因爲疼痛而哭鬧,甚至不願意排便的,都算是便祕。

Q:聽說給他的小屁屁塞個肥皂條,寶寶便祕馬上解決,這個辦法我們能用嗎?

A:用開塞露和肥皂條刺激,是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些方法不能經常用,否則寶寶會產生依賴性,不用這些方法就拉不出來,而且需要刺激的強度越來越大,才能拉得出來。爲了寶寶長遠的健康考慮,還是要找到導致寶寶便祕的原因,從“源頭”上來干預。

Q:我的寶寶咳嗽兩三個月了,後來便祕治好了,咳嗽也就好了,這是怎麼回事?

A:這類案例我們在臨牀上經常能碰到。家長往往是因爲孩子咳嗽總是不好纔來就醫的,醫生問起孩子的大便情況,才知道孩子可能已經便祕相當長時間了,而沒有治療。經過干預後,寶寶的便祕治好了,咳嗽往往也隨之好轉。這在西醫上可能沒有理論來解釋,但按照中醫的理論,肺與大腸互爲表裏,兩者是有密切關係的。這裏也再次提醒家長,別因爲寶寶看似能吃能喝,就不重視他們的便祕,便祕是可能帶來許多其他健康問題的。

Q:老人家說,寶寶便祕多是因爲體內有火,喝涼茶去去火就好了,不知是不是這樣?

A:在門診我們發現許多家長都是這麼認爲的。其實引起寶寶便祕的原因很多,比如腸動力不足、沒有形成規律的排便習慣等,不一定是上火導致的,更不能一便祕就喝涼茶。長期喝涼茶,會對寶寶的體質造成不良影響的。

Q:寶寶便祕一般是怎樣治療?除了吃藥,我們家長能做些什麼?

A:對於寶寶的便祕,一般情況下,醫生會開具緩瀉劑、促進腸動力的藥,以及益生菌、維生素B等輔助用藥。但便祕的治療是個“系統工程”,遠遠不止吃點藥那麼簡單,生活中的干預也非常重要,家長能做的事有很多。比如說讓寶寶多吃含水分和纖維素多的食物,幫助寶寶養成規律排便的好習慣。

另外,還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寶寶多做盆底肌肉訓練,如讓寶寶多蹲跳(即“青蛙跳”)的動作,還可以讓寶寶多多練習“坐球跳”,對於年齡稍大的寶寶,家長還可以教他進行收縮—放鬆肛門的訓練。這裏要提醒家長的是,便祕的治療除了是個“系統工程”外,還是個“長期工程”,無論是吃藥還是對寶寶的排便訓練,都要堅持一定的時間,不要一見效立即就停藥了,這樣便祕很容易復發。

Q:我家寶寶一直排便很規律,自從上了幼兒園後就開始便祕了,這是怎麼回事?

A:初上幼兒園,寶寶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便祕也與焦慮有關,人的精神狀態緊張,會影響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在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肯定是優先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如腦部、心臟、基礎代謝,而胃腸就成爲最後被考慮的部位。腸道供血不充分,沒有足夠多的養分供應,“動力”不足,肯定會消極怠工,蠕動緩慢,自然就形成便祕了。

特別是有些孩子有了便意卻不敢和老師說,經常忍便,或者玩得忘了排便。便意持續只有幾分鐘,一旦錯過就很難再捕捉到。排便運動受大腦皮層的影響,意識可以加強或抑制排便。人們對便意經常予以抑制,就使直腸漸漸地對糞便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吸收過多而變得乾硬,使得排便難上加難。家長要鼓勵寶寶如果有了便意要和老師或家長說,不要忍着。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排便,無論有沒有便意,都在這個時間去馬桶坐5分鐘,慢慢就形成規律。對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寶寶,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訓練他在早上或晚上固定的時間排便。

  【感冒發燒篇】

我們常說的孩子感冒發燒了,醫學領域被稱作上呼吸道感染,屬於兒科門診一年四季“永恆”的主題。

Q:去不去醫院?

A:寶寶出現了明顯的感冒症狀,流鼻涕、打噴嚏,甚至發起了燒,家裏就會爲“去不去醫院”紛爭。一邊是媽媽怕去醫院被交叉感染,主張買點藥給孩子吃;一邊是奶奶堅持要去醫院,別把孩子給耽誤了。

如果寶寶只是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水、一過性低熱等典型的感冒症狀,且精神狀態很好,並不是說一定要去醫院就醫。寶寶的感冒一般多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屬於自限性疾病,意思是說不管是否治療,一般來說都會在一週左右痊癒,而且針對病毒也沒有什麼特效藥。家長可以給寶寶買些非處方兒童專用感冒藥來吃,主要是緩解症狀,讓他們沒有那麼難受。對於發燒寶寶,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攝氏度,首先考慮物理降溫;當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再考慮使用退燒藥。

Q:發燒出現反覆,要不要換醫生、換藥?

A: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遭遇,白天剛帶寶寶去過醫院,把溫度降了下來,可一到晚上寶寶再次發燒,一家人又手忙腳亂地把寶寶送到醫院。明明吃了退燒藥,體溫爲何仍會反彈?是藥不行,還是醫生不行?這時很多家庭都會因是否換醫生、甚至換醫院再起紛爭。

寶寶發燒出現反覆並不是說“治療失敗”。那是因爲體內感染了細菌、病毒,出現了炎症。就算寶寶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藥物,但炎症並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燒藥也只是暫時將溫度降下來,當藥效一過體溫會再次上升。

家長不要把“發燒”當成敵人,發燒並不是病,只是一種症狀。給寶寶吃退燒藥也不要追求體溫一定要降到36.5℃,其實降到38℃即可,在這個體溫下,寶寶不會覺得太難受,細菌和病毒的活力則相應下降,與此同時寶寶體內白細胞殺傷力會提高,是有利於寶寶的康復。

Q:感冒發燒時哪些食物不能吃?能不能洗澡?

A:在護理髮燒寶寶時,到底能不能給寶寶洗澡呢?有人認爲,寶寶就是因爲受涼才感冒的,洗澡會讓寶寶再次受涼;有人認爲寶寶洗個澡會舒服很多,有利於康復。

這個問題也是門診中經常有家長問到的。洗澡時和穿衣時如果能夠注意保暖,避免寶寶受涼的話,那麼洗澡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洗溫水澡後寶寶會覺得很舒服,同時也有利於退燒。洗溫水澡本身也是物理降溫的一種方法。洗澡前後鼓勵寶寶多喝水,讓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

許多媽媽奶奶們非常關心寶寶在感冒發燒時有何飲食禁忌的,其實寶寶應該繼續飲食,即平時吃什麼現在仍可吃什麼。

Q:何時該再去看醫生?

A:如果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正如前面所說,一般多是病毒感染,醫生並不會使用抗菌素,如果寶寶發燒持續3天,建議帶寶寶再次就醫,醫生一般會給寶寶做血常規檢查,看是否合併有細菌感染,否則沒必要使用抗菌素。經過治療後,如果寶寶的發燒持續到7天,則有必要再次帶寶寶來就醫,醫生需要排除是否爲其他疾病。

在寶寶整個患病期間,和體溫相比,家長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有無皮疹(提示有可能是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是否氣促(提示可能是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精神狀況差不差(如出現倦怠、煩躁等表現提示可能是重症感染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一旦出現上述情況之一,都有必要立即就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