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父母需要知道的事情——到新生兒科探望孩子

本文已影響1.35W人 

早產兒父母需要知道的事情——到新生兒科探望孩子

文/劉江勤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最近有家長抱怨看不到孩子,言辭很激烈,我很受傷。前面說過,緩解壓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去看孩子,也是減輕產後抑鬱的良方。但很多時候,父母想去探視時,經常被告知,NlCU是封閉的,不能探視。爲什麼?讓我遠遠的看一眼也好?醫生的回答常常是:全封閉是因爲新生兒容易感染,出入的人越多,感染的危險越大。真是這樣嗎?

簡而言之:不全是這樣。

在歐美,NlCU並非封閉的,家長雖然不能自由出入,但任何時候想見到孩子都可以,在入口登記就行。很多lCU鼓勵探視,並提供躺椅讓父母與孩子多待一會兒。這種比較人性化的方法,爲何在國內不能實行?

所謂橘逾淮爲枳,國內外的情況有差別,照搬會出大問題。

一、國內外醫護人員配置不一樣

國外護士配置非常多,我待過的一家NICU含24張重症監護牀,36張普通病牀,共有護士近兩百人(部分非全職)。重症監護室一般一名護士照顧二名嬰兒(最多一名爲呼吸機治療)。普通病房一般1對4-6名嬰兒。我們病房的規模相似,共有護士50餘人(全職)。國內一名重症監護室的護士一般護理5-6人,普通病房一般10來人,甚至高峯時......。想象無止境。

想象一下,去看孩子希望有醫護人員陪同和介紹病情吧?要是沒人搭理,肯定感覺很差。而護士在每3-4小時內要給5-6名孩子做一圈氣道管理丶換一圈尿布丶喂一圈奶,還要做好記錄。一輪結束,下一輪又要開始了。如果她停下來介紹病情,勢必影響嬰兒的護理工作。

可能有人說:爲何不多招一些護士?答案很簡單:招不到。沒有護士那讓醫生來接待行不?答案也很簡單,沒人,醫生比護士更難招。電視劇裏醫生護士在閒聊、喝咖啡、談情說愛的場景,NICU裏是絕對沒有的,許多人都是跑着完成工作,一天步行個7-8公里是家常便飯。爲什麼招人這麼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關部門”更知。

二、自己看,不用醫護人員陪同行不?

這裏要說一下國外的情形。在歐美,孩子的監護權屬於父母,只有父母可以直接來探視,其他人包括祖父母或其他親屬都需要經過父母同意才能探視,可不像我們國內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要求來看,冒認親屬的事情屢見不鮮。另外說實話,外國人比國人依從性高太多。您可以拍磚,但是實情。老外探視時,規規矩矩登記,排隊,讓洗手時一絲不苟,進病房很規矩不亂碰,不大聲,到時間就走不囉嗦。也不會好奇看別人的小孩。他們會花很多心思來爲孩子營造住家的氣氛,表示家人與孩子同在,不會去挑醫院的毛病。父母會做些標識和鼓勵的話,諸如“碰我前請洗手”、“我今天很棒,氧氣下調了”、“今天開始吃奶啦”,會把家人的合照放在暖箱上等等。遇到結局不好也會對醫生護士表示感謝,不會大鬧病房。

大多數國人也是這樣,但少數人根本不拿醫院規定當回事。進病房後不洗手,東張西望,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還有家長進來後到處挑毛病,什麼孩子吃得奶太冷、衣服沒穿好、手上怎麼有破皮、怎麼有皮疹等等。還有人說,昨天我怎麼怎麼了,今天爲何不行?說實在的,這些細節我們有成套的規範,皮膚護理、配奶、防跌倒意外等很細,因爲每一個細節出問題會影響很多個孩子,所以我們的規範都經過反覆的修訂,可以說詳盡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根本不需要家長來操心。再說了,哪個醫生護士跟孩子有仇?新聞裏講的醫院裏虐待嬰兒最終都被證明是假的或者誤解。可以說,醫生護士在這上面虛耗了大量的精力。有沒有發生過意外損害、用錯藥?當然有,是人就會犯錯。建議家長們多花些心思爲孩子盡力,而非查找醫院的失誤,行業自有規範。我收到過家長爲孩子寫的詩和文章,有家長爲孩子錄製音樂,但是太少太少。

更不用說病情危重或結局不佳時,有的家長完全不顧及病房裏其他孩子的安危,懷疑一切並在病房大鬧,讓我們害怕。少數人的破壞性行爲足以影響整個羣體。

三、外國人實在是少,少的可憐。國人實在是多,多的嚇人。

我們病房有80-90個嬰兒,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嬰兒有兩個人來探視,就是近200人,就算只來一半,也有近100人。這種盛況,只有菜市場可比。感染不增加纔是怪事。國外進ICU既不用穿隔離衣也不穿鞋套。國內要是不穿鞋套,我敢說不出一週,那地板就會被踩的跟大馬路一樣髒。

四、孩子是來治病的,不是旅遊觀光。

如果口袋裏只有30塊,還是去世界著名餐廳麥氏或肯氏吃個Combo實惠,別去The Bund喝咖啡了。歐美有些NICU都是單間,一應設施樣樣俱全。國內其實也有,在一些高級的私立醫院。硬要花公立醫院的錢,獲得私立醫院的服務,是不可能的。還是不要跟國外比,好好想想在現有條件下儘可能做到最好。

家長只是關注自己有沒有可能看到孩子,而我們需要考慮服務的改進所需要的場地、人員、設施。沒有社會和政府的投入,一切都是夢話。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安全問題。所以要互相理解和支持。

前面說的是一些實際問題,可能很多人以爲我反對開放NICU。恰恰相反,我一貫支持父母能來NICU自由探視孩子,致力於建設人性化早產兒家庭式病房(Infant-friendly)。但是,解決問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我們已經開始如下措施:

1、可以來抱乳:適合能離開暖箱和治療設備,病情穩定,能自己吃奶的嬰兒。家長可以來病房門口登記預約。目前工作日下午每天可以接待8-10名家長。要知道我們病房本來就不夠用,專門拿出來一間做這個,我們還在想辦法擴容。而且這絕對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爲家長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知道背後我們所付出的努力,承擔的風險。

2、可以來做袋鼠護理:適合位於暖箱內不會自己吃奶的早產兒,病情穩定。開放有限,需要預約。因爲每一個媽媽過來做袋鼠護理,我們需要至少派1名護士全程陪同。

3、危重症可以來探視:一般根據病情需要,主治醫生會約家長來探視,沒有固定的時間。

4、每週1、3、5進病房探視:我們在逐步延長探視時間和開放的範圍。這需要逐步投入人手,前面說了,如果一下子完全開放而缺乏管理,病房就會像菜市場一樣。循序漸進,同時加強管理,就會避開風險,不影響孩子的治療。

5、每週固定的病情詢問的時間:這是我們傳統做法。最終希望通過開放病房探視,取消這個方法。

6、微信推送嬰兒訊息:目前主要推送奶量、體重,每週可以發送一張照片。會慢慢細化內容。

7、視頻探視:我們可以提供,但是家長不喜歡這種方式,因爲看不清。孩子離開父母的確令人心痛,改進是無止境的。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可以告訴我。能做的,我們一定盡力去做。做不到的,請大家原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