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症並非疾病 濫用興奮類藥物反而有害

本文已影響3.02W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神經科專家理查德·索爾(Richard Saul)博士即將發佈名爲《ADHD並不存在:有關注意力缺乏多動症》的新書,索爾長期治療聲稱注意力集中時間太短和無法集中的病人,他相信ADHD是一組症候,而不是疾病,不應當被列入美國醫生學會的診斷和統計手冊。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的觀點。

揭開“多動症”的謊言

    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在座位上不停地動來動去……面前這位13歲的男孩在我諮詢室裏的表現,幾乎就是多動症(ADHD)的典型症狀。他絕望的母親希望我能幫助他康復,因爲曾經很愛學習的他在學校的成績開始下滑,但他卻毫不關心,並且很認真的聲稱自己“很累”。他被診斷出患有多動症,並且開始吃藥一年了。令他母親和老師感到絕望的是,他的症狀並沒得到改善。

對此我並不感到驚奇。因爲經過我50餘年的行醫經驗,以及看到的成千上萬多動症患者的症狀,我得出的結論是:根本沒有所謂的多動症。

多動症並非疾病 濫用興奮類藥物反而有害

多動症這種病症,近年來就像野火一樣,在全球蔓延開來,關於其的案例診斷和藥物治療也在大量增加。數據統計,超過4%的成年人和11%的兒童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在美國,這個數字在過去十年以超過40%的比例飛躍上漲;在英國,多動症已成爲最常見的心理衛生障礙,影響了大約5%的學齡兒童。

兒童多動症似乎成了“流行病”。回顧自1980年以來注意力缺乏症發展成爲多動症的變化,尤其是因爲定義鬆懈,病例數量大量增加:從2003年的7.8%上升到2011年的11%。被診斷爲多動症的兒童,三分之二都被開出興奮劑處方藥。而在2003-2008年間,用於治療多動症的處方興奮劑,包括利他林(Ritalin),兒童服用率上漲了兩倍,而成人上漲了四倍。這些興奮劑——之所以這樣稱呼它們是因爲其旨在刺激部分大腦——不僅不能對症狀起到幫助,反而會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使症狀更惡化,危害人體健康。

ADHD是一組症候,而不是疾病,不應當被列入美國醫生學會的診斷和統計手冊。把多動症當做疾病去診斷,是非常可怕和危險的事情。

    毫無疑問,下面這些症狀確實是存在的:無法集中注意力、坐立不安、打斷他人談話、難以保持坐着、行爲衝動等等。但是把這些症狀混在一起,並診斷爲ADHD,然後用興奮劑去進行治療,就像一個劇烈腹痛的病人走進診所,醫生給開出止疼藥一樣。如果止住疼就走開,病人可能隨後就因爲闌尾炎而死亡。這是極度危險的、不負責任的、以及錯誤的做法。

    如果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也許我會相信有ADHD,因爲它似乎解釋了爲什麼注意力問題影響了這麼多孩子。但現在我卻認識到,這些症狀的背後其實有一系列被忽視的潛在原因。在我的書中,我將確定20多個導致多動症症狀的原因。

回到前面那個13歲男孩身上。我給他做了血液測試,結果顯示他有鐵缺乏症,當他母親出去工作後,他在家只吃高糖但低鐵的垃圾食品。而缺鐵貧血會導致身體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記憶問題。一旦通過補充含鐵藥丸,飲食中多攝取魚類、水果、蔬菜和堅果,增加他的鐵攝入量,他的成績和表現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法國,200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84%被診斷爲多動症的孩子缺鐵,相比之下,“非多動症”兒童這一比例爲18%。多動症的診斷和興奮類藥物的使用已經掩蓋了真正的問題,這是常有的事。一次又一次,醫生忽視了背後真正的原因,錯過了那些嚴重的、或者容易矯正的問題,而代之以“ADHD”的標籤。

多動症的定義已經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寬泛。現在開始將不注意細節、看起來不聽別人說話、經常丟東西、健忘、心不在意的用手或腳擺弄東西、該睡覺時不睡、喋喋不休、脫口而出說出答案、打斷別人談話等等表現,都斷定爲多動症。這些定義是如此主觀,難怪越來越多的兒童和成人在西方世界被診斷出患有多動症。

許多ADHD患者有其他併發病症,如抑鬱症、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通常被稱爲“共存”多動症。但在我看來,這些並存症狀纔是“多動症”產生的真正原因。治好這些症狀,“多動症”也就跟着治好了。

 其實,也有不少有識之士揭穿過“多動症”這個世紀謊言。德國自然科學家、最佳醫藥記者耶爾格·布勒希的《疾病發明者》,美國著名記者蘭德爾·菲茨傑拉德的《百年謊言》,這兩本書都用翔實的資料和和透徹的剖析,揭露了現代醫藥發展中出現的種種陷阱與黑幕。他們不約而同地對“兒童多動症”提出質疑,認爲這是一種無端地被製造和擴大化的“疾病”。

    耶爾格·布勒希認爲,“多動症”就是典型的“被髮明的病症”。

    他說:“醫生自己經常搞不清楚,因而常常誤用有爭議的診斷輔助工具。連多動症支持者都估計,被診斷爲多動症的兒童有1/3是診斷模式下的犧牲品。比較各國,也可以發現把多動症的標籤貼在孩子身上是多麼隨便的事。根據研究,巴西兒童有5.8%患多動症,芬蘭有7.1%,阿聯酋14.9%的孩子患有注意力缺乏症。怎麼會有這樣的差異?誰知道!小孩每天服藥的情況就這樣盲目形成,要對抗的病狀卻十分模糊。‘多動症兒童’的沉重標籤往往基於醫生的主觀印象;診斷多動行爲的某些準則也可以在多數健康兒童的身上找到,例如經常無法專注聆聽他人說話、做作業和組織活動經常有困難、回答問題經常不假思索。這些是症狀嗎?或者只是令(某些)大人心煩的行爲?”

把所有的資料綜合起來,基本上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能絕對地說“多動症”這個病不存在,因爲它到目前仍然是個懸而未決的事;但就目前的診斷概念來說,它是不真實的。當下對該疾病的診斷如同把所有咳嗽幾聲的人都斷定爲肺癌患者一樣毫無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動症”是個謊言。

治療多動症藥物的可怕副作用

關於利他林及其它兒童服用的中樞興奮藥的副作用,常見的有這些:食慾減退、失眠、頭暈、體重減輕,此外還可能出現過敏、精神運動性興奮、恐懼和被跟蹤的妄想,偶見腹痛。這些副作用一般是寫在藥品說明書上的,尚不是最嚴重的,嚴重的是下面這些不寫在說明書上的:

中樞興奮藥抑制體重及身高的增長,連續服用中樞神經類藥物兩年的小孩,比對照組兒童平均身高低1.5釐米,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身材矮小。另外,服用哌醋甲酯類藥品,還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發佈通告,在1999~2003年間使用治療ADHD藥品的病人中發現25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兒童;同時,一份FDA報告顯示,治療ADHD藥品還使用藥者出現精神病症狀的危險機率上升了千分之一,比如用藥患者會出現聽覺幻覺、無端懷疑、狂躁不安等精神病問題。FDA建議,利他林應該在藥品說明書中加入黑框警告,提醒人們這類藥品可能會增加用藥者死亡以及身體和精神傷害的風險。【1】

參考文獻:

【1】《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北京作家出版社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