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本文已影響2.19W人 

父母越來越不懂如何去處理家庭情感問題,男人把生活的焦點放在工作上,女人把焦點放在孩子上,都屬於焦點錯位。男人往往以工作來逃避問題,女人則是以照顧孩子來掩蓋問題,而這些掩蓋會填滿夫妻之間的嫌隙。看上去,男人變成工作狂,媽媽則沉溺於對孩子的愛。兩個人都以理直氣壯的態度拒絕處理夫妻間的嫌隙,更喜歡用孩子說事兒,因爲用孩子說事兒,更冠冕堂皇——孩子是還小,你忽視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視孩子。但其實,每個人都不能忍受自己被別人忽視、蔑視。

越來越多的家庭陷入這種模式,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家庭問題便由此產生和爆發,你家裏是否是這樣呢?

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淪陷在父教缺失的時代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而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教育”。

原始社會中,爸爸會帶孩子出門打獵,去探索世界。而現在,爸爸沒能成爲家庭的重要角色,而是家庭關係中一個影子式的爸爸。對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淪爲了旅館。

無論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父親爲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這說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並沒有承擔應盡的責任。

焦慮的媽媽如影隨形

“禍不單行”,在中國式家庭的體現就是,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同時,老天還會給他一個焦慮的媽媽。

丈夫主動或被動的成了家庭中的隱形人,在婚姻中的母親對於婚姻的依賴、對於丈夫的依賴減弱了,於是便把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從丈夫身上抽離出來,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軍奮戰的女人會難以避免的陷入孤獨感和不安全感中,又會不自覺的把家轉化爲她痛苦的工作場所,用讓人窒息的愛和焦慮將孩子包裹起來,造成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過度依賴。

孩子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裏,而不是家庭的世界。夫妻情感、親子關係、孩子教育的問題也開始接撞而來。

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第2張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問題,就有多少夫妻矛盾問題。

一個在家庭中被疏離的丈夫,是一個沒法回家的男人。一個沒辦法回家的男人背後,必然有一個很寂寞孤獨的女人。看似是親子的問題,其實是夫妻情感的問題。

可媽媽那本應由丈夫承擔的焦慮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種情緒中如困獸一般壓抑、掙扎、暴虐、僞裝。

成爲媽媽“替代丈夫”的孩子,會過早的承擔起成人的角色,家裏會出現小大人,或者孩子會“永遠做媽媽的好孩子”,而進入那種拒絕成長,依賴性強的狀態,沒辦法探索社會,融入社會。

但當孩子開始失控,“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又會使得家庭系統重新達到一種病態的平衡。因爲教育孩子的矛盾會升級成家庭的主要矛盾,從而掩飾了很多問題,讓婚姻能夠維持。

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有活力、有彈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第3張

給爸爸的建議

1、爸爸要融入家庭。爸爸在家庭中要有存在感,要經常跟家人互動,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每天回家陪家人一起吃晚飯,跟媽媽秀恩愛,陪孩子玩十分鐘的遊戲,揹着媽媽說幾句悄悄話,對家庭事務發表意見,塑造丈夫和父親的家庭形象。

2、爸爸要教育孩子。很多家庭認爲教育年幼孩子是媽媽應該做的事,但是幼年的孩子,本來就跟媽媽比較親近,如果爸爸不介入教育,孩子很難跟爸爸建立親密的關係,而且,爸爸能教給孩子很多本領,是媽媽很難辦到的。

給媽媽的建議

1、在家庭中,媽媽不能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夫妻關係纔是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肯定好不了。媽媽們不能只關注孩子,也要多照顧丈夫的感受,多關心體貼丈夫,處理好夫妻關係。

2、壓抑自己的脾氣,做個溫柔可親的媽媽。一個焦慮暴躁的媽媽只會加劇孩子的失控,只有溫柔可親的媽媽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給孩子成長的力量。我們之前的文章中有很多提到媽媽如何控制脾氣的內容,媽媽們可以自行查閱。

一個融進家庭的爸爸,一個溫柔可親的媽媽,纔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爸爸媽媽都要多思考,怎麼樣給孩子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