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五層,你是哪一個層次的呢?

本文已影響2.12K人 

孩子在成長的階段,都會有叛逆的時候,作爲家長往往是非常抓狂的。一起來文章中看看這幾個故事吧!

所有的孩子都會叛逆,但在叛逆的路上走出多遠,這取決於父母的認知。

01、起因是個女孩的尾巴骨,被打斷了。事發一個完美之家,兒女雙全,兒子16歲,女兒14歲。

兒子還好,品學兼優。女兒打開始也品學兼優,忽如一夜春風來,這丫頭叛逆了。

14歲的女兒,愛上初三的一個男生。

老師約談雙方家長,最終達成開明的共識:不暴力干涉,但絕不允許孩子逾越底線,不可因此影響學習。

孩子置若罔聞,學習成績從前10名,飆落到倒數第6名。

再跟女兒談話,女兒卻是有備而來,小母雞嚼玻璃,一口明瓷(名詞),要求父母尊重人權,遵從自由精神。爹媽完全說不過她,只能翻白眼。

接下來,女兒放學回家,途中失蹤。

女兒入夜不歸,父母慌了神,四處尋找。

最後在一家酒店,成功的堵住女兒,和她的小男友。

把女兒帶回了家。

母親想息事寧人,但父親氣不過,怒罵女兒不知廉恥,不愛惜自己。把女兒揪過來,打了一個耳光。

女兒狂怒,把書本砸向親爹的臉。

親爹轉身出去,再回來手拿冰球杆。

反鎖上門,哐哐哐,嗷嗷嗷……14歲的女兒,發出驚天動地的慘嗥聲。

媽媽害怕出事,帶着兒子用力撞門。撞不開,找來個錘子砸門,總算把門砸開了。

女兒已經趴在地上動不了,後背、腿上全是傷。一動就疼,站起來也動不了,去醫院一看,嘿,尾巴骨骨折。

整個事件,大概就是這麼個情形。

02、此事,被母親發佈在網上。

頓時一片喧囂,基本上的觀點,都是支持父親。

一迭聲的打打打。

有跟貼說:如果不打醒女兒,終身難以泯滅的痛苦,會像烙印刻在她的身上。

還有跟貼說:老祖宗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小兔崽子言傳身教沒有用,就是欠揍。妥妥滴揍一頓,讓她記住比什麼都強!14歲就敢夜不歸宿,跟老爸動手,該打!

許多人現身說法,列舉的事例分兩種:

一是身邊的人,因爲中學時陷入早戀,放棄讀書,最終人生一片灰暗。

二是以自己爲例,本來陷入早戀,踏上灰暗人生,幸虧爹媽果斷,一頓往死裏削,終於幡然醒悟,從此走上陽光大道。

諸如此類。

……感覺這世界,暴戾瀰漫,殺氣騰騰,已經非人間。

當事情的解決,需要用腦子而不是簡單的道德判斷,有些人就暴露出智商不夠的短板。

從認知角度來說,家長是分出五個層次的:

第一層級是物質型父母:捨得爲孩子花錢,以爲食物充足孩子就會自然長大。

第二層級是道德型父母:捨得花時間,對孩子貼身保護,生恐孩子學壞。

第三層級是思考型父母:開始考慮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級是成長型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爲了孩子願意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級是智慧型父母:鼓勵孩子成爲最好的自己。

那麼打斷女兒尾巴骨的父母,應該處在第幾層?

父母有五層,你是哪一個層次的呢?

03、14歲,是孩子至關緊要的人生險關。

社會化人格開始形成。父母的威權,在孩子心裏迅速降低,他們根本不在意父母或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更注重於同伴羣體的認同。

進入叛逆期,實際是陷入到心智困境。

叛逆行爲,是在向父母發出求救訊號。

父母能否聽懂,取決於他們的認知層級,也影響着孩子日後的成長。

我老媽的教育,可以說天下無敵辣。

想當初我十幾歲進入叛逆期,第一次對老媽破口大罵:死老太婆!沒想到老媽心花怒放,奔走去向老爸報喜:咱家兒子終於到叛逆期了,趕緊開PARTY慶祝。

當天家裏煮了象徵吉祥的紅豆飯,還在家門口的郵筒上貼上告示: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兒子辣……

少年蠢萌的我,根本玩不過老爸老媽好嗎,叛逆期只好灰溜溜的結束了。

這算是第三層級的父母,知道孩子的髒話罹罵,並非挑釁自己。所以能夠淡定從容,化解危機。

父母有五層,你是哪一個層次的呢? 第2張

04、島國還有位母親,名叫香織。正讀高中的女兒,叛逆了,無端視生母爲仇人,根本不和母親說話。有一次,母親的膝蓋被剪刀扎到,疼得哇哇慘叫,女兒卻在一邊拍手叫好,哈哈大笑。

這死丫頭,竟然盼着操勞的母親快去死!

不是孩子天性冷血,盼望母親去死。而是孩子面臨成長危機,一定要冷靜,找到化解孩子心理危患的辦法。

這位母親自己包紮好膝蓋,認真考慮如何幫助女兒。

她找到個奇怪的辦法——把女兒每天上學要帶的盒飯,拼成奇趣的花樣,有文字,有圖案,以此與女兒溝通。

開始,女兒毫無反應。

但慢慢的,女兒開始習慣這種溝通方式,對母親的訊息有了迴應。

到了母親四十歲生日那天,女兒用打工積攢的錢,送給母親一隻平底鍋。

高中畢業典禮後,長時期冷漠的女兒終於說話了:

——媽媽每天認認真真的給我做卡通盒飯,我心裏其實充滿了感激。

——感謝媽媽爲我做過的所有事情,我也想成爲像她那樣的人。

這是屬於第四層級的母親,有耐心,願意陪孩子一起成長。

05、一位父親曾在網上分享他是如何幫助女兒,走出成長困境的。

和尾巴骨事件差不多的情形,女兒的學習成績,原本極好。但忽然間叛逆早戀,成績飆降。

當時父親思考了足足兩天,他意識到一件事:

——孩子的早戀,不是個道德問題。

——而是孩子心靈空茫,見識不夠。

於是他決定:替女兒請10天的假,帶女兒外出旅遊。

請假,無疑是耽誤女兒學業的。可父親考慮的是:設若女兒患上絕症,學習成績什麼的,還有意義嗎?雖然女兒現在身體健康,但心智明顯出了問題。必須修復孩子的心智,才能讓女兒的人生,走出足夠遠的距離。

——他帶着女兒,走了幾處名勝古蹟。

——遊歷了幾座高等學府。

——拜訪了幾個事業有成的朋友。

10天之後,女兒回到學校,再看最初那個曾讓她癡迷,甚至不惜與父母決裂的男孩,原來的感覺,竟蕩然無存。

她曾以爲對方就是整個世界。

現在她看到了世界,才知道迷住自己的,不過是卑微與淺陋。

這位父親已經接近第五層級,他知道問題的本質所在,幫助女兒尋找自我,給孩子一個遼遠無垠的未來。

父母有五層,你是哪一個層次的呢? 第3張

06、認知停滯的父母,不肯理解孩子。面對孩子成長的困境,他們選擇把問題簡化爲道德判斷。

這樣就不用動腦子,最省心。

比如說打裂女兒尾巴骨的父親。

這位父親痛罵孩子不知廉恥,不知自愛。這一個道德裁決,而非解決方案。

道德是低維的,只有對錯與是非。而解決問題,需要智慧,而這恰恰是低認知父母的軟肋死穴。

真正不知自愛的,正是這位父親。他自己的認知停滯,不肯持續學習,不懂教育心理,更不懂成長規律。他以爲成長是個簡單的道德判斷題,以爲孩子的心智困境,是對自己的挑釁,以爲暴力就是教育。

然而孩子成長,是一個極艱澀的認知課題。

父母必須與孩子共同成長,否則他們將成爲孩子人生最大的障礙。

父母有五層,你是哪一個層次的呢? 第4張

07、孩子成長,是個耳濡目染的引導過程。

引導的要點有三個:

一是帶孩子看世界,開闊孩子的視野,拓展孩子的心胸。

二是幫孩子看人生,樹立高遠人生目標,一生走出足夠遠。

三是豐富孩子的心靈情趣,免得孩子靈魂枯竭。

舉凡在叛逆之途不肯回頭的孩子,一定是在這幾方面出了問題。

視野狹窄,鼠目寸光,以爲昏噩庸碌就是生活。沒有人生目標,當然選擇頹廢消沉。心靈枯竭,商業競爭時代,卻對抽象的知識失去興趣,就會渴望同齡人的認同彌補空虛內心。

所有的孩子都會叛逆,但在叛逆的路上走出多遠,這取決於父母的認知。

如果父母腦殼裏,只有簡單的道德判斷,就會陷入激憤,和孩子比拼輸贏。最怕你贏了,讓孩子輸掉一生。

別跟孩子比輸贏。

明智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你的認知視野,就是孩子飛翔的天空。暴力只是無能的泄憤,無助於化解孩子心理危機。

有些人擺脫了成長的陰影,甚至慶幸是父母的暴力,讓自己遠離了黑暗誘惑,但這只是錯誤歸因。錯誤的教育方式沒有毀掉你,那只是你自己的努力與僥倖,並非是錯誤教育多麼合理。

你的尾巴骨沒有被打斷,並不能證明暴力的正確性。

引導孩子走向人生巔峯的正確途徑,永遠是父母切合於人性與成長的高維認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