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飯像打仗?10大成功餵養實用戰術

本文已影響4.85K人 

我們爲什麼要關心餵養問題?我想,這樣會幫助儘可能減少親子之間因爲食物而發生衝突的情況。同時也是培養伴隨孩子一生的健康飲食習慣。

你得時刻看着剛學會走路的寶寶,他們明明需要人喂卻總是執拗地要自己吃東西;

你得把奶瓶或者吸管杯收拾起來,防止他們搗亂;

你還得到超市給孩子買吃的——儘管心灰意冷,知道孩子可能不會吃自己挑的任何一樣東西,你還得硬着頭皮一樣一樣地挑。

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買什麼、該喂什麼已經是向正確的方向邁出一大步了。

可是怎樣將自己的餵養計劃付諸實踐並取得成功就另當別論了。

我們直接總結了10種適用於一切飲食問題的親子停火戰術,在今後培養孩子健康飲食方面,爲人父母的你,記得要爲孩子樹立榜樣啊!

決不在吃的問題上和孩子大動干戈

父母總想搞明白,怎樣不跟孩子針鋒相對就教會他們健康飲食,因爲有一半的親子大戰是由餵養問題引起的。

對,我們有意稱之爲“大戰”,是因爲很尋常的讓孩子吃飯,眨眼間就可能惡化成親子間的爭鬥。

你要記住,不要在吃的問題上和孩子大動干戈。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不會像以前那樣心力交瘁、失落沮喪,活脫脫像個失敗者了。

人生苦短,犯不着爲吃飯問題和孩子吵上一架。

而且在吃的問題上和孩子大動肝火,即使一次兩次獲勝,從長遠來看,你很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沒有什麼比讓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張口吃飯更讓人傷腦筋的了,但我們看到執拗的媽媽們仍舊在不斷地嘗試。

在吃飯問題上,家長最好先跟孩子說清楚自己的基本原則,然後儘可能冷靜地貫徹下去。

孩子吃不吃、什麼時候吃、吃多少,都不是你要決定的事。

你的任務就是保證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營養豐富的食物。

吃個飯像打仗?10大成功餵養實用戰術

時刻記着,引爆戰爭的並不僅僅是食物

很多時候,引發食物大戰的原因表面看是吃什麼、吃多少,實際上有更深層的訴求。

食物可能與你對孩子的期望有關,也可能和好習慣、壞習慣的形成有關。我們不能因爲討論的是食物,就忽視了飲食過程中的其他因素。

事實上,大人和孩子都會在餵養的過程中有所學習、有所成長。

父母和孩子呈現在餐桌上的絕對不只是簡單的吃吃喝喝。讓孩子吃得放心、吃得明白是很重要,但是抓住飯桌上的機會,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態度也不容忽視。

說起孩子厭食,你必須得知道,吃東西尤其能激起孩子的反叛天性。

孩子們也想吃點別的,當他們宣稱要自己吃的時候肯定會讓你傷透腦筋,挑戰別人的忍耐極限是他們的天分。因此,孩子偶爾跟你對着幹(或者直接拒絕吃飯)的時候你要有心理準備。

就算吃飯過程充滿挑戰,你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孩子用拒絕的方式來堅持自我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你恰恰可以利用孩子厭食、鬧脾氣、吃飯不守規矩的時機來教孩子認識更多的食物,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最後,考慮到你在過去的人生中已經積累了很多與食物有關的想法。

不管是你自己領悟的,從老一輩那裏學來的,還是文化大環境下耳濡目染習得的,在這些想法中,有的會讓你覺自己吃的每一口飯、喝的每一滴水都意義非凡。

但其實有時候吃多吃少並沒有你想得那樣重要。

我們強烈建議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擯棄這些想法,以免因小失大。

千萬不要讓孩子看到你招架不住

一說到喂孩子吃飯,家長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壓力。很多人會說“沒事兒,不用擔心”,可是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爲人父母的那份冷靜執着,到最後你很有可能招架不住。

孩子會不斷考驗你的耐心,你一定要沉住氣、堅守住立場。我們建議你在給孩子餵飯的時候,最好學會裝作若無其事(這招兒在解決各種各樣的育兒問題時基本上都行得通)。

特別是在你把自己認爲最好的東西擺在孩子面前的時候,效果更佳。

你可以在孩子想吃一些絕對不應該吃的東西,或者孩子對你呈上的飯菜毫無胃口的時候試試這種方法。

剛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爲了能讓孩子吃完一碗米粉,你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可孩子似乎感受不到你的一番苦心。

相反,他們會感覺有壓力(雖然這種壓力隨着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

這種排斥現象在蹣跚學步的嬰兒或者再大一點兒的孩子中更爲普遍。

如果孩子吃完了一顆小包菜,你可千萬別得意忘形。一旦讓他們發現你有多欣喜,他們今後就可能有多鬧騰,尤其是孩子睡覺之前想吃零食的時候。

我敢跟你打保票,他們會跟你討價還價、以身試法的。孩子們不斷挑戰你的極限,這時候你千萬要沉住氣、堅守住立場!

餓了才吃,渴了才喝

餓了才讓孩子吃,這招兒很重要。

不要在孩子吃飽喝足的時候給他吃的,也不要因爲你做完了飯就讓他吃。

聽起來簡單,是吧?

獲取食物本是人類爲滿足自身需求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實際上,成年之後甚至是更早之前,這些與生俱來的內在驅動力早就被一些外部因素取代了。

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爲餓了渴了才吃喝,不知不覺中,我們也開始讓孩子跟着這麼做,甚至是在嬰兒時期就開始這麼要求孩子。

可以負責任地講,傳聞中的“凡上大一,必長15磅”的現象,其根源並不在於學生們胃口更大了,也不是因爲他們吃得更好了,長胖更多是由於新生進入大學後沒有節制的胡吃海喝造成的。

看電影根本用不着搭配爆米花,橄欖球迷們要是不在“週一橄欖球之夜”順便吃個漢堡薯片、喝罐啤酒什麼的肯定比現在瘦。

哄孩子睡覺啊

允許孩子睡前喝奶啊

用食物獎勵孩子的良好表現啊

這些都是你養育子女的習慣。

我們希望你能夠認識到,這些習慣本質上跟看電影吃爆米花之類的陋習並無二致,就算有,差別也不會太大。

家長給孩子吃的,有時出於安撫孩子情緒的目的,有時是爲了獎勵孩子的良好表現,說白了有時候家長就是爲了自己省事兒。

不論何時,你都要意識到大多數積重難返的飲食習慣都是從幼年時期形成的——從喂孩子第一口母乳或者第一口奶粉的時候就開始了。

意識到這點,以後不管是給孩子餵奶還是給孩子吃甜食,你就會以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這些林林總總的飲食現象了。

吃個飯像打仗?10大成功餵養實用戰術 第2張

如果出師不利,那就再來一遍

這可能是個說起來最容易、堅持下來最難的戰術了。

畢竟,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做到屢屢碰壁還不灰心,確實很不容易。話雖如此,可是孩子的飲食技能就是這麼一次次磨礪出來的啊。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每次孩子的良好表現都應視爲學習的範本。

畢竟,

孩子學會嚼食下嚥需要時間,

學會用杯子喝水需要時間,

用勺子吃飯需要時間,

連學會安靜地久坐一會兒都需要時間。

你得明白,教孩子吃飯喝水其實要用跟教他們念ABC一樣的策略。你不用等到孩子上託兒所的時候讓老師教,你也不用等到孩子會唱字母歌的時候再開始教。

實際上,多數父母在孩子牙牙學語之前就開始哼着玩了,一遍一遍地重複,一遍一遍地鼓勵,孩子一開始可能跟不上、唱不對,遇到l-m-n-o-p連在一起就唱不出來了,但是最後他們不都學會把a和b拼成詞了嗎?

孩子拒絕吃飯跟食物本身也有很大關係。

因此,我們要以一種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精神來迎接挑戰。

孩子在接受一種新的口味之前,你可能得喂十幾次甚至幾十次。

知道了這些,孩子再三拒絕吃飯的時候你就能釋懷了。此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學會忍耐。

成功的衡量標準並不是你嘗試了多少次,也不是最終孩子吃下了多少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孩子心甘情願地張嘴吃飯。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父母想教會孩子不挑食,這個想法一點兒沒錯,可父母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時候,總是碰一鼻子灰。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大家經常會忽略這樣一個事實: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對一切事物來者不拒。

連家長自己都有不同的好惡,孩子對食物有自己態度也就不足爲奇了。

我們敢說,孩子決不會全盤接受你的口味好惡。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些口味會慢慢被孩子接受(比如說藍紋奶酪、柚子、洋蔥等),但是有的食物永遠入不了孩子的眼。

就拿勞拉來說吧,她一點兒都吃不慣煮熟的胡蘿蔔,可是珍妮弗呢,她對生的胡蘿蔔反而是敬而遠之。

見樣學樣

開始於孩童時期的飲食活動,很有可能在孩子成年後變成一種習慣。

此時是個絕好的機會,讓我們一探究竟:你到底在吃什麼,什麼時候吃的,在哪兒吃的,爲什麼你要這麼吃。

我們敢打賭,你的那些飲食習慣肯定經不起這麼仔細的盤問。

201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與那些沒有小孩的父母相比,有孩子的父母鍛鍊得更少,飲食結構也更糟糕。

當然,你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審視一下自己的飲食模式,不是簡單地判斷這個模式健康與否,而是這套模式是不是你想讓孩子擁有的。

你的所作所爲,孩子可都看着呢。與此同時,還有幫你照看孩子的其他人,他們的飲食習慣,你也不能大意,因爲孩子跟他們一塊吃飯的時候肯定也會依葫蘆畫瓢。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自己(或者其他監護人)常年吃話梅,還奢望孩子能夠吃得健康,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如果家長還不能改變自己的飲食模式的話,我們建議你和孩子一道攜手前進、並肩作戰。

你把自己的那些令人不太滿意的小嗜好、壞習慣或者對某些食物的反感情緒先隱藏起來,別讓孩子看到。

一旦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自己的偏好,再讓他們接受那些嗤之以鼻的食物就沒那麼容易了。

吃個飯像打仗?10大成功餵養實用戰術 第3張

眼不見、心不念

要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眼不見、心不念”這招兒可不是長久之計。

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這個權宜之計還是相當奏效的,因爲他們總是看見什麼就想要什麼。

此時,孩子還不能理解什麼叫“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那就更別指望孩子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還能聽進去父母的話了。

所以,不管是睡前奶粉還是泡泡糖,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吃,就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在他們看得見的地方。

你也不希望孩子討要糖果吃吧?

那你就不要把糖果帶回家。

你也不想孩子老在超市裏跟你糾纏吧?

繞過餅乾區,避免在糖果區排隊結賬不就得了?

而且電視看得越少越好,因爲孩子接觸到的電視廣告量真是大得驚人,廣告裏的東西能不吃就儘量別讓孩子吃,能別喝就儘量別讓孩子喝。

樂在其中

喂孩子吃飯絕對是新晉父母日常生活中的重頭戲。

從最開始挑選食材、採購食材

到準備晚飯

把飯擺上餐桌

再到把飯喂進孩子嘴裏

最後把桌子收拾乾淨

針對每個環節我們都挑選了相應的話題來討論。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挑戰,我們也給出了相應的對策。

我們這麼做並不只是爲了幫你先發制人,也不是爲了幫你成功避開隱藏在各個角落裏的食物大戰,我們希望在你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真正地樂在其中。

當你全副武裝準備投入戰鬥的時候,我們想給你提個醒:如果你在吃的問題上小題大作,就沒法享受其中的樂趣了。

讓孩子幫忙打理一下菜園吧,讓他幫廚也行,做完了還可以讓孩子給自己的作品起名字(比如“瑞恩的烤寬麪條”)。

這樣一來可謂一箭雙鵰:不僅你自己樂在其中,孩子也因爲參與到準備食材的過程中而更願意吃你爲他精心準備的飯菜。

九九歸一,雖然生活中的飲食小風波無法避免,我們還是希望家長學會泰然處之,不致灰心喪氣,我們也希望家長能夠享受這喜憂參半的過程。

不僅祝願你早日讓孩子吃得下豌豆,還祝願你把整個家庭的就餐氛圍變得和諧起來。

着眼於大局

大部分的食物大戰都得指望這條戰術了,因爲這招既能幫你減負,還能幫孩子減壓。

幸好這些戰術沒有使用時間的限制,不管你的孩子是5周大、5個月大還是5歲了都來得及,你還有大把的時間一展身手。

如果你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的飲食問題,而非着眼於某個節點的話,你擁有清晰的思路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應對眼前的種種食物挑戰就能更得心應手了。

孩子的口味偏好、飯量大小、對待食物的態度甚至會一星期變一次,所以,你得做好日子時好時壞的打算。

孩子吃的每一口飯、每一頓餐並非都是意義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飯並不能決定什麼。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敢保證,你肯定會在未來的餵養之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畢竟食物金字塔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