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溺愛孩子 也是一種傷害

本文已影響1.9W人 

隨着計劃生育的進行,中國越來越多獨生子女,中國家長對待孩子也逐漸形成了一種“中國式溺愛”,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傷害。面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無理要求,家長要果斷地制止,千萬不能哄騙孩子。另外,面對孩子的錯誤言行,家長要堅決地遏制。

最近湖南衛視的《一年級》很火,看到那些萌噠噠的小孩子,大家心都被柔化了,小孩子們太可愛了,天真無邪的。在看到小孩子美好一面的同時,我們也看了不同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嚴格,有的比較寬鬆,也有的過於溺愛。溺愛對孩子是一種幸福,但過度溺愛,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傷害。

在世界孩子溺愛指數排名中,中國“勇”奪第一!爲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愛,但愛得過度就變成了溺愛,溺愛和放任一樣,對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 過分溺愛孩子,很容易使孩子養成驕傲、任性、自私、虛榮、孤僻等缺點,產生反社會的不良行爲,甚至給家庭帶來不幸。

1.造成孩子嚴重的挑食和偏食

過度溺愛孩子 也是一種傷害

在許多中國家庭,我們都會看到媽媽拿着一碗飯在孩子後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飯似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吃不飽,就算零食也照樣給孩子吃,對寶寶“唯命是從”,寶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久而久之,寶寶養成這種習慣後,就開始挑食偏食了,由於孩子偏食,很容易導致孩子體內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缺乏,使身體日漸消瘦,抵抗力降低,體質虛弱,造成體格和智力發育減慢。

2.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現在,許多家庭都是6個長輩餵養一個孩子,於是,寶寶一出生就猶如衆星捧月般的讓全家人愛到心坎裏。父母不讓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有些獨生子女已快上學了,還不能自己穿衣、洗臉,仍要父母餵飯。造成孩子膽小、依賴性強、適應能力差,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

3.養成了“以我爲中心”的自私心理

我們經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傷,因此不讓孩子到公園玩,不讓孩子和同年人玩遊戲。而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家長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孩子變得利己,不關心別人,缺乏集體觀念和共同責任感,不懂得友愛,不想到別人,處處以我爲中心,很容易成爲沒有社會道德的人。

4.不知勤儉,卻愛挑剔

父母的過度溺愛,無條件滿足孩子,養成花錢如流水的“闊少爺”作風。不僅嚴重影響了孩子健康成長,還對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不利。調查發現,大多數獨生子女愛挑剔衣着,而非獨生子女非常少。

“中國式溺愛”網友怎麼看

@荒山上飄着的魚:很多父母是不是把子女當成私有財產了,想咋地就咋地。

@某網友:愛分兩種,自私的愛和無私的愛。讓孩子學會一直依靠家長時,孩子實際上永遠長不大,雖然這時的愛有滿足感,但其實是自私的。但如果讓孩子學會依靠自己時,他纔會健康成長。樹木只有修剪才能成材,家長的教育和影響就是“忍痛”修剪。

@奇珍異寶難求:再怎麼陪孩子玩,也沒法彌補孩子在同齡人中獲得的認同感。

@樑小旭Annabelle:父母不能陪你到老,今後的日子要和老公一起走的,你們是要相依爲命的,你不能總是依賴別人,要獨立。

@天天晴朗:現在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家長生活上的事一手包辦,無限度的溺愛孩子。孩子只要專心讀書就好,所以纔會培養出連鞋帶都不會系的大學生。

39健康小編提醒,父母過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其實是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孩子3歲之前不能與父母分離,否則容易產生不安全感;7歲之後應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幫助其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15歲以後則要絕對放手,必要時給予啓發和建議。另外父母不要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當孩子合理頂撞自己時不必反應過激,而面對外人批評要適時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