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面試怎麼才能加分

本文已影響6.19K人 

很多家長在爲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會爲孩子面試趕場排期、做豪華簡歷報名、蒐集“面談寶典”。做這些只爲提高擇校“命中率”。可是專家提醒大家,擇校不該成爲負擔,良好的學習習慣比證書更有用。

入學面試怎麼才能加分

很多家長在爲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會爲孩子面試趕場排期、做豪華簡歷報名、蒐集“面談寶典”。做這些只爲提高擇校“命中率”。可是專家提醒大家,擇校不該成爲負擔,良好的學習習慣比證書更有用。

1、不看證書 看學習潛能

本市一所民辦初中每年約有1400名學生報名,最終錄取350人左右。校長介紹,《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冊》是錄取的第一道坎——按照全區統一要求,根據成長手冊初選後,將有一半名額是通過電腦派位錄取,剩餘的名額約爲170人左右,需要參加面談。“篩選材料和麪談時,我們從不要求學生出具任何學科競賽證明,”校長坦言,雖然家長報名時都會遞交各類證書、獎章,但事實上老師們經常發現,一些學生雖然學科類競賽獎項頗多,但是他們的學習潛力不足,競賽得獎或學科上的突出表現只是一段時間“強化應試訓練”的結果,後勁不足。

比起證書,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該校錄取的一杆重要標尺。面談時,面試老師會要求學生出示小學四五年級兩年的《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冊》,其綜合評定須達到“優”,並有體育鍛煉的習慣。作爲面試“附加項”,學校還會要求學生帶上作文本一本,數學、英語作業本各一本。“這些作業本都必須有老師的批改。我們希望通過作業本,觀察學生是否有認真完成作業、及時訂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成長手冊”成爲學校考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這種“不看成績看習慣”的形式,本意是剝去證書的“厚重外衣”,選拔出本色學生。但校長們也擔心由此可能會導致“造假”事件的發生,因此希望小學老師不要出於“好意”,對學生成長記錄冊做過度“技術處理”,否則,初中學校在錄取時將失去很重要的依據,學科競賽證明或許又將變成不得不依賴的標準。

2、口頭回答 靠平時積累

是否要背詩識字?是否寫字朗誦?面談到底要不要準備,成爲家長關心的話題。據瞭解,和往年相比,今年大部分民辦學校的面談仍將以集體活動或遊戲的方式進行。不少校長表示,面談是做口頭回答,無需特別準備,主要靠平時積累。各校會根據學校特色,考察學生的反應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愛心與責任、領導協作能力等。

尚德實驗學校小學部將準備兩個“面談”點:一間藝術活動室,一間體育活動室。面談老師會先把幾個學生同時帶到體育活動室,通過各種遊戲活動,觀察學生與同伴玩耍中表現出的溝通、合作能力。校長葉翡說:“畢竟我們是寄宿制學校,孩子是否適合寄宿生活,是否會和別人交往很重要。”之後,老師又會帶學生到藝術活動室裏,通過捏橡皮泥、畫畫或做小書籤等活動,觀察他們的動手能力。

學生要在面談中呈現自己自然的一面,但也需要有表現自己的慾望,比如表現出自信、勇於表達等。“同時,初中學生是否具有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否瞭解社會,也將成爲我們關注的方面。”圖書館、實驗室等學校設施將被引入到面談當中。“比如,我們會制訂一個主題,讓學生去圖書館尋找一本合適的參考書籍。這就是很好的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方式。而且,老師也會在一旁觀察學生收書、放書、查閱等習慣。”

兩天的“面談限期”對家長來說意味着趕場忙,對很多熱門學校來說意味着面談時間過緊。陳國強認爲,面談本意就是減負,因此沒必要搞得非常複雜,時間也不宜過長。過長過難的面談,就像給學生一個下馬威,讓他失去對這所學校的好感,產生畏懼心理,反而不利於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注意禮儀 細節少包辦

一些老師們提醒家長,與其投大量精力爲孩子準備“豪華版”簡歷,不如從小修正孩子的“小毛小病”,“細節分”說不定會成爲最後面試成功的關鍵。有的孩子一邊說話一邊嚼口香糖,還有孩子坐沒坐相,抖腿的,眼睛東張西望的,這些都會給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陳國強說:“儀表儀態是考察學生的標準之一。孩子應該有他的天性,天真活潑,但作爲學生,是需要坐進課堂,要動得起來,也要靜得下來。集中精力,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包辦不如讓孩子自己動手。一些老師發現,報班現場填寫各種登記表時,家長總是衝在前頭。“讀初中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填寫,不應該還由家長代勞。”

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對升學面談同樣重要。一些校長認爲,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禮儀細節,往往折射出他的學習習慣和家庭教育背景,也能反映出他是否具有發展的潛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