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合羣,你着急但是也要知道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呀!

本文已影響6.13K人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受歡迎的,在關注智力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關注寶寶的人際交往。

很多聰明的寶寶,早早就會背誦唐詩宋詞,還會講英文故事,但和同齡的孩子一起時,卻很難合羣,你難道就不想知道爲什麼嗎?

人際關係和交流能力比智力開發和優越的成績重要的多!那些不合羣的孩子,不能正常的和新朋友交流,無法順利的參與到集體的活動中去,如果我們不重視不給於疏導的話,未來寶寶們也就比較內向有時候思想甚至會比較極端。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關於寶寶不合羣的問題。

部分家長因爲擔心寶寶們的“人身安全”,爲防止被同齡夥伴抓咬,就禁止與其他人交往,導致寶寶的交往機會被剝奪。如果在幼小的時候缺少正常的交往環境,就會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會商量,不會謙讓,不會主動爭取朋友,從而直接影響寶寶們的交往態度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其實,經常外出社交有助於寶寶增長見識,同時也是在增加與不同類型的人接觸的機會,提升寶寶的交往能力得到成長和發展。

寶寶不合羣,你着急但是也要知道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呀!

比如:

1、父母閒暇常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家中去串門,幫助孩子儘快地熟悉陌生環境。

2、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並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一個與生人談話的機會。

3、允許孩子的小夥伴到家中游戲,並鼓勵孩子熱情接待,如不吝惜地將玩具拿給小朋友玩。

4、發現孩子們不太安靜,搞得家中很亂,也不要發脾氣。平靜的孩子商量,讓孩子安靜下來!

很多時候,身邊的朋友也是改變寶寶性格的好幫手。

多與性格外向的小朋友接近、讓膽小的多與勇敢的小朋友在一起,這就是最好的互補法。

先從親朋好友中較爲活潑的寶寶下手,這樣讓寶寶不會有太多的顧慮和不安。

鼓勵寶寶參與託兒所或者幼兒園的集體活動。

言傳身教,自己與朋友出門的時候,如果方便就帶上寶寶,讓孩子瞭解父母與朋友的相處模式。

別拿成績來劃分寶寶身邊的人,多鼓勵和不同性格的寶寶來往。

有些家長很奇怪,平時關在家裏學習,假期又送去興趣班,這不是剝奪了寶寶玩耍的自由時間嗎?

但是正是因爲興趣班,寶寶纔會遇到各種性格的小朋友,我們家長往往會要求自己的寶寶和生活在氛圍較爲輕鬆的家庭的寶寶一樣,不怕生。如果做不到,也就是幾句大道理敷衍了事!

大道理鼓譟乏味,對大人都不一定管用,別說是對人情世故沒有太多認識的寶寶了。

所以,父母在幫助孩子變得合羣的過程中還是要藉助寶寶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導寶寶。

爸爸媽媽們可以編一些有針對性的小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讓寶寶知道與別人和諧相處的方法;也可以藉助一些圖畫書,讓寶寶瞭解集體生活的行爲規範;讓寶寶覺得與人交往以及集體活動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 孩子不合羣的原因種類

有些孩子怕生、慢熱,和人接觸需要一個過程。孩子“不合羣”有很多種原因,有些是家長在後面起了推手的作用,過於溺愛和保護了。

(1)被家長溺愛的孩子不合羣

(2)太敏感的孩子不合羣

(3)自卑的孩子不合羣

? 寶寶合羣,家長首先要克服三種不正確的觀念

認爲交際能力是天生的,無所謂培養不培養。其實,交際作爲一種能力,是後天培養逐步形成的,培養的方法主要是實踐。

認爲能說會道不算本事。與心靈手巧一樣,能說會道也是一種本事。有人對21世紀的人才定了這樣幾個標準:

①能言善辯;

②通文墨;

③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④會“小興”,即能即興抒發感情。

這四個標準中竟有首尾兩個標準涉及到說,可見說在未來社會中的重要性。

認爲交際要影響孩子的學習。

失度的、與不良者交往確實會影響學習,但適度的、與志同道合者、與優於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有助於促進學習,有助於智力激活。交際是一種思想、觀點和感情的碰撞,在頻繁的碰撞中,雙方往往可以獲得啓示,獲取靈感,以共同提高。

寶寶之所以會表現出不合羣其實有很多影響因素。比如家庭氛圍不良(父母關係不和、爭吵不斷,或父母長期不在家,缺少親子交流);比如養育方式不正確(過分溺愛寶寶,導致幼兒“有求必應”;總認爲“只有”自己的寶寶是最棒的,形成了幼兒“虛高”的自我評價;隨意訓斥、打罵幼兒,給幼兒的生活帶來陰影);再比如,交往環境單一(家長剝奪孩子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

寶寶不合羣絕對不會是天生的,那麼,面對自己的寶寶表現出來的膽小和交往能力弱,我覺得每位家長都應該先反省一下,自己在寶寶的成長中是不是有什麼做錯了。如果有,馬上改,來的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