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育兒方式,從中收穫到了什麼啓發?

本文已影響4.82K人 

有一種育兒方式,幾乎沒有什麼額外花費,不需要你去閱讀更多的育兒書,也不讓孩子轉學或者換班,孩子就會變得更配合、跟你的關係更好、學習更加主動、學業表現也有大幅度提升,你會對這樣的方法感興趣嗎?

也許你會說,這纔不可能呢,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輕鬆的事情?

東東是我班上的一個小男孩,他肢體力量發展比較弱,走路有點軟,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撞倒。而且他皮膚也是容易撞青留印的體質,所以每次老師都會特別關照他,生怕引起家長的誤會。

有一次,我帶班上兩三歲的小朋友去附近的大滑梯玩。大滑梯側面有一個攀爬架,間距挺大,也沒有什麼保護措施。看到小朋友都在玩,他也跑到了這個架子旁邊,開始想要往上爬。

東東剛開始爬第一格,腿就開始顫抖,非常不穩的樣子。站在架子旁邊的老師想扶他下來,但東東依然堅持趴在架子上,明顯還想試試看。

那一瞬間,我突然想要鼓勵他爬上去。於是我走到架子旁邊,跟老師說:“讓他試試吧,我可以在旁邊看着,要是他掉下來我就接着他,不會有大問題。”

接下來的時刻,讓我難忘。他小心翼翼地擡起顫悠悠的腿去夠上一格的臺階,手部用力往上撐,有時候要試好幾次才成功。我在旁邊偶爾會喊兩聲:“用力,加油!” “哇,爬上了一格了!”花了很長的時間,停停動動地,他終於爬到了架子的頂部滑梯平臺的地方,依然顫悠着兩條腿,雙手緊緊抱着高處的杆子。

但是,臉上掛着滿足的微笑。這次經歷給他帶來了足夠的信心和自我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在那天接下來的戶外時間裏,他一直在反覆地練習攀爬鐵架,爬上去的速度越來越快,動作越來越熟練,腿也不抖了,我也越來越放鬆。

東東的故事並非個例,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以及他的研究搭檔,去一個加州的小學給學生做一種新型的智商測驗。

他告訴老師們,你們學校有 20% 的孩子很有潛力,在一年之內他們的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他要求老師保密,不能把這個消息告訴這些學生,自己知道就好。8 個月之後,羅森塔爾教授回到了這個學校,發現這些孩子的學業表現果然都大有不同。

但事實上,這些被告知極有潛力的孩子只是被隨機挑出來的。孩子還是同樣的孩子,老師還是同樣的老師,學校還是同樣的學校。“這些學生和其他孩子唯一的不同,就是在老師心中對他們的看法不同。”

因此,羅森塔爾教授的結論是:當老師心中對孩子有更高的期望時,孩子也會表現得更加符合老師內心的期望。

這個經典理論,後來被命名爲″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期望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學生)在被賦予更高期望以後,他們會表現的更好的一種現象。

無論是東東,還是羅森塔爾教授實驗裏的孩子,都是″自我應驗預言″的一種。

老師對某個學生″很有潛力″的相信,真的激發了這位學生在學業上的更好表現。同樣,當老師對一個學生有負面或者消極看法時,這個學生的表現通常也不是特別的好。

身爲家長或教育者,我們需要知道——你的信念會左右你的行爲,你的行爲又將影響孩子的信念,從而塑造孩子的行爲;而最終,孩子的行爲又將強化你對於孩子的信念和印象。

你的信念、你的行動、他人的信念、他人的行動,無論這四點中的哪一點發生正向的變動,期待效應都有可能發生。然而他人的信念和行動是你所無法掌控的,你能努力的,只有改變自己的信念與行動。

這種育兒方式,從中收穫到了什麼啓發?

期待效應發生的關鍵點,在於你發自內心地相信孩子的可能性。當然要一步做到也很難,你可以從調整自己的信念和行動開始:

對信念的調整了解孩子發展的基本規律

父母大部分的焦慮其實來源於對孩子未來的不確定。

這時,一些科學的育兒書就可以幫你好多忙。一來你可以提前做一些心理準備,會調整自己對孩子的預期。二來你可以從書上獲得很多孩子成長的規律和教養方法。

比如,如果你瞭解到孩子 1 歲多時扔東西主要是因爲好奇,是對空間感的探索,你可能就不會去擔心孩子未來習慣的養成,反而會因爲孩子的探索而感到欣喜。

如果你瞭解到孩子大腦神經還不發達,說道理給孩子聽很可能無法理解,你會照顧孩子的情緒,更容易與他共情。

覺察你對孩子的真實看法

給自己一點空閒時間,問問自己,如果要像他人介紹自己的孩子,你會怎麼介紹?你在心底對孩子的真實看法是什麼?

比如,你覺得孩子是一個卓有成效的人,還是一個不可救藥的人?如果還沒有任何的事情能夠證明孩子會在某些方面大獲成功,但是你是否仍然相信,孩子會有這種潛力?

覺察你內心對孩子的真實看法,有意識去提高你對孩子的期待。

允許孩子暫時的失敗

當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你要鼓勵孩子去反思:我從中學習到了什麼?我從中收穫到了什麼啓發?

告訴孩子每一次失敗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小坑摔多了,就避免掉到大坑裏去。

對行爲的調整反思你對孩子說話的方式

語言會微妙地展現內心狀態。

有些家長會故意對孩子說難聽的話以激勵孩子,這會明顯讓孩子覺得緊張。還有些語言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比如“好孩子,這道題一定不能丟分啊″,也不會達到期許的狀態。所以,你的說話方式不妨:

1.直擊目標:″如果目標達成了,你想要怎麼慶祝呢?″
2.不加評判不給建議地客觀描述:″我觀察到你坐立不安,來回走動。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嗎?″
3.注意說話的時機:避免在孩子沒有尋求幫助的情況下,頻繁打斷或者給建議。

覺察你的非言語表達

在羅森塔爾後期的研究中,他開始關注″期待效應″中非言語溝通的作用。

他發現在期待狀態下,大人和學生說話的語氣、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等大量跟人類表達息息相關的非言語信息,會變得更溫暖和友善。跟人溝通感受的時候,我們話語內容所傳遞的信息只佔 7%,38% 依靠聲調語氣,55% 依靠我們的肢體語言。

而非言語信息自己通常很難注意到,這時除了靠內省外,依靠家庭錄像或家人老師的反饋也可以幫助提醒自己。

孩子的一點點進步也要說出來

期待效應是一種系統動力,需要通過一點點去累積勢能。

一旦你開始把關注力放在孩子的進步和優勢上,你會逐步建立對孩子的信心,也越來越敢放手讓孩子去自己做主。

在″期待效應″被發現半個世紀之後,它還遠沒有發揮它應有的積極作用。腦科學已經發現了大腦的可塑性,而心和意願則可以引導我們所想要塑造的方向。

從現在開始,你是否願意,去無條件地信任你的孩子,乃至你自己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