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纔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

本文已影響2.74W人 

1、有一位朋友前陣子跟我感嘆,擔心她的孩子期末考試又會考砸。她說她一直是新時代育兒理念的蹙擁者,她也非常認同家長要“接納孩子”、“理解孩子”,但當孩子上學之後,卻發現自己其實無法忽視孩子的成績問題。因此朋友開始懷疑自己曾經的堅定意志,頗有些自責的味道。

自責什麼呢?自責自己看重孩子的成績,不能無條件接納孩子。我聽着總覺得有些怪怪的感覺,“無條件接納”成了一個魔咒,箍着我的朋友讓她在育兒路上舉步維艱。

2、曾經有一母親找我私聊,談起自己的孩子,真是一把傷心淚。她的孩子成績不好,也不願意跟她溝通。母親略微強勢,對孩子要求頗高,孩子小的時候不敢反抗,結果青春期前期開始露出小叛逆。由於種種原因,成績下降嚴重,而且缺乏自我改變的動力。母親多次與孩子談話未果,傷心之餘只得跟我嘆息:“哎,我現在只能無條件接納他。”

在接納之前加上了“只能”,我聽見的不是接納,而是深深的無奈,無奈的背後其實隱藏着期待。

3、有一次在一個媽媽羣裏看各位寶媽聊娃的事,結果看見一位寶媽寫自己的孩子磨磨蹭蹭的,自己就上火。後來看了書,學了育兒理念,知道了要“無條件接納孩子”,於是當孩子再度磨磨蹭蹭的時候,就告訴自己要做到接納,因爲自己就是個動作不快的媽媽,那孩子磨蹭動作慢就是遺傳自己,又有啥好焦慮的呢?好了,從此以後她經常會在羣裏一邊述說着孩子“刷個牙左顧右盼還在家裏溜圈兒”,一邊表達着自己“平靜”的心情和無條件的接納。

然而在我眼裏,事實似乎是這樣:接納不了,才一遍遍通過說、通過他人給自己點贊來強化內心搖搖欲墜的信念 -- 我平靜地接納這個“刷牙左顧右盼還在家裏溜圈兒”的行爲。其實潛意識裏自己都覺得荒謬。

什麼纔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

這些個朋友們都是很愛孩子的,但是卻弄錯了理。

我們常常討論的都是孩子的行爲以及行爲的結果,成績不好,失敗的親子關係,磨磨蹭蹭和混亂的作息安排。而我們內心的希望,則是這一切不要發生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的學業優秀、我們和他們的關係和諧、生活作息具有規律性。這些希望,難道有錯? 無條件接納什麼時候成了“不要有期待”?

當我們開始否定內心對於孩子的期待時,我們已經沒有在做自己,又有什麼資格談論讓孩子學會成爲自己?接納從不與期待、要求相悖,也從不與追求優秀、追求卓越相悖。接納從來不是終極目標,終極目標是完善和改變自我,馬斯洛會說那是自我實現。

學習不努力難道就能自我實現?

生活作息亂七八糟就能自我實現?

自暴自棄是爲了自我實現?

什麼纔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 第2張

當你看着孩子如上所述還“堅強”地給自己強化 -- 我很平靜地接納孩子的這些,那你就很反人類,因爲阿德勒、羅傑斯、馬斯洛這些大師們的經典理論都認爲 -- 人們具有不斷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而且生來就是希望自己越變越好。

當你看着孩子如上所述卻認爲“我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無條件接納他的現狀”,其實你還是很反人類,因爲班杜拉會告訴你 -- 孩子是通過觀察模仿習得經驗、是通過不斷的成就行爲來獲得自我效能的。

所以,千萬不要把壓抑當做了接納。

如果你在說服自己的時候,內心總感覺有些怪怪的,那就對了,怪怪的地方就是出路,就是光。這便是學習的過程,在沒有這些育兒理念和心理學術語的日子,父母養育一個孩子非常方便。而當我們開始學習並且學習到一定的時候,混亂和矛盾必然出現,它們逼迫我們進入深度思考。

我養育孩子的初心是什麼?

是希望他幸福嗎?那什麼是幸福?

是希望他快樂嗎?怎樣的人生才談得上算是快樂?

是希望他健康?哪方面的健康?生理的?心理的?

是希望他成爲自己嗎?如何做纔是成爲自己?

......

試着去問問你的心。

最後你會發現,無論是你還是孩子還是任何什麼人,要的不僅僅是“無條件接納”,還有緊隨接納之後的自我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