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囟門、乳牙、缺鈣……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答案來了!

本文已影響1.47W人 

那天,我在門診被家長問倒了……

關於囟門、乳牙、缺鈣……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答案來了!

嗨,我是茉莉醫生。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姓孔的帥哥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作爲在兒保專業上摸爬滾打、每天不學習就不自在、堅持循證醫學爲導向的臨牀兒保醫生——茉莉醫生認爲這句話用在育兒之路上也不爲過。

“三人”可不就是寶寶、家長和兒保醫生的三角組合嘛!

在孩子健康成長的路上,時而兒保醫生爲師,時而寶爸寶媽爲師,最終目的都是更好地育兒!

爲啥茉莉醫生感觸這麼多呢?讓我們回到那個月黑風高的日子,不不不,筆誤筆誤,是在那個晴朗無雲的上午。

兒保門診中,茉莉醫生正在給一名可可愛愛的12月齡寶寶進行系統兒童保健檢查,一旁的寶媽問到:“醫生,我家孩子的囟門啥時候關閉呀?”

“大部分寶寶在1~1歲半閉合。”我很自然地回覆。

“那小部分呢?”

Excuse me?小部分?看着這位字正腔圓、滿臉期盼的寶媽,我感到了一種砸場子認真學習的緊迫感。

我很想回復,可是我們的記憶點不就是記憶大部分情況嘛圖片。所以,結果可以想象,茉莉醫生在禮貌而不失尷尬的微笑中結束了這次的兒保體檢。

然而,茉莉醫生是不會甘願就此崩塌“博學”的人設,家長的提問是我每天學習的動力。

帶着疑問,我翻看了第3版《兒童保健學》與第1版《實用兒童保健學》,其中明確指出:

多數兒童1~1.5歲前囟閉合,部分兒童2歲閉合。

3歲後閉合爲閉合延遲。

好吧,既然囟門閉合的“大部分”和“小部分”有了答案,那乳牙萌出以及出齊的時間呢?這個問題也是家長們經常在門診中提問的。

茉莉醫生記得當年在學校學習時教科書的描述是:嬰兒10月齡未萌牙或2.5歲乳牙尚未出齊爲異常,需要就診。

N多年過去了,年輕貌美的茉莉醫生都成了一枚中年油膩少女,乳牙萌出理論會有更新嗎?如果再被寶媽寶爸問倒了,茉莉醫生我不要面子的啊!

趕緊翻看第2、3版《兒童保健學》與第1版《實用兒童保健學》,可以明確的看到描述:

若13月齡後仍未萌牙者爲萌牙延遲,乳牙約在3歲內出齊。

可見,寶寶在3歲前的囟門未閉及乳牙未出齊無需擔心啦。

不過,3歲後寶寶的囟門仍未閉合或者13月齡後仍未萌牙,也需要警惕。

第2、3版《兒童保健學》以及相關專家共識中已明確描述:

除考慮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全身疾病,萌牙延遲亦應考慮先天性無牙畸形,需口腔科就診,並牙牀攝片證實。

兒保醫生對於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最熟悉不過了,畢竟它可是位居四大“0~6歲兒童營養性疾病”之首,也就是家長們口中常唸叨的“缺鈣”。但請注意,人家雖屹立江湖多年卻也改名換姓了。

2016年的《營養性佝僂病防治全球共識》對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命名重新定義爲營養性佝僂病,明確了其是由於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或)鈣攝入量過低導致生長板軟骨細胞分化異常、生長板和類骨質礦化障礙的一種疾病。

雖然營養性佝僂病中的骨骼改變中存在顱骨軟化、方顱、囟門閉合延遲、串珠胸等臨牀表現,但隨着我國佝僂病防治政策的持續推行以及科學育兒知識在公衆中的大力普及,營養性佝僂病所佔的比例正逐年下降。

順便說一句:存在即合理,凡事都有例外。

如果寶寶的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非常充足,而臨牀表現或輔助檢查或骨骼表現仍高度懷疑營養性佝僂病時,需要考慮低血磷抗維生素D、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遠端腎小管酸中毒、範可尼綜合徵、腎性佝僂病等疾病,需要專科就診排除,避免誤診哦。

讓我們再看看另一個疾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這是因甲狀腺激素產生不足或其受體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小兒內分泌疾病,臨牀主要表現爲智力落後及體格發育落後。

好消息是,隨着新生兒疾病篩查(就是寶寶出生後足跟三滴血檢查)在全國範圍的有效推廣,此病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左旋甲狀腺素鈉L-T4治療),預後多數良好。

機會總是留給努力的人。

時隔兩週,又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內心一萬個疑問:爲啥挑戰的發生總是與天氣有關呢圖片),兒保門診中一位寶寶的婆婆對我說:“醫生,儂跟阿拉媳婦講講,阿拉屋裏廂小人二歲了牙齒還沒出齊,我讓她媽媽問問儂是不是有問題,她媽媽硬說自己看過啥啥書,說是正常的,說我瞎擔心!”

於是,我轉頭望向寶媽,獲得了革命同志共同信念般的眼神交流後,和藹可親地向着婆婆巴拉巴拉地解釋起來……

很快,在診室中充滿了槓鈴般的笑聲,這回“育兒三人行”,茉莉醫生完勝!

縱觀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爲醫務工作者,其實我們當年學習的教材中,有很大部分知識都已過時甚至錯誤。

對於臨牀工作,我們大多數人可能談不上熱愛,但我認爲即使出於對自己職業的尊重,我們也應該每天留出時間不斷學習國內外臨牀指南、建議、方針等等,時常更新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

因此,對於自創的“育兒三人行”,我也是樂此不疲。家長的不斷提問,督促着我不斷學習,堅持着以循證醫學爲導向,爲家長們提供正確的育兒科普知識。

寫以此文,與所有兒保醫生共勉,願我們正確的專業知識能爲寶寶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哦,對了,第一位“囟門媽媽”,如果看到此文,記得與茉莉醫生我聯繫哦。歡迎提問,讓我們的深談來得更猛烈些吧!

參考文獻:

[1]黎海芪.易被忽略的兒科常見體徵正確表達.中華兒科雜誌 2021 年1 月第 59 卷第 1 期

[2]黎海芪.兒童保健學[M].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3]黎海芪.實用兒童保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4]毛萌,李廷玉.兒童保健學[M].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

[5]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2019年版)[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9,30(3):262-269.

[6]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 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診療共識[J]. 中華兒科雜誌, 2011, 49(006):421-424.

[7]2019年《上海市0-6歲兒童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