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備孕”?

本文已影響2.45W人 

糖尿病患者有很多注意的事項,比如對糖分的控制以及日常生活中對於藥物的依賴,一個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孩子,那麼該如何“備孕”?

“盛糖”時代,糖尿病患者備孕要了解這些事......

隨着糖尿病的迅猛增長,我們已然進入“盛糖”時代。不少育齡期的男男女女,要麼父母有糖尿病,要麼配偶有糖尿病。他們最關心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孩子得糖尿病的機率有多大?糖尿病人什麼時機適合妊娠?如何才能要個健康的寶寶?

父母遺傳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

臨牀上見到的糖尿病絕大多數都是2型糖尿病,它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子女可能從糖尿病父母那裏獲得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但並不是說有了易感基因將來肯定就會得糖尿病。

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雖然糖尿病的確對子代有影響,但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少吃、多動、控制體重等),大部分人並不會發生糖尿病。

當然,某些少見的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具有很強的遺傳性,如“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是由母親遺傳的糖尿病,女性患者子女可能患病,男性患者子女均不患病。這類患者多在30~40歲發病,伴有耳聾。

另一種可以遺傳的糖尿病是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其主要特徵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往往家族中有多個患者,而且3代以上連續發病。發病較早,通常患者在25歲以下時發病,無酮症傾向,一般不需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備孕”?

糖尿病人結婚生子風險較常人大

一方面,2型糖尿病女性特別是肥胖者,可伴有多囊卵巢綜合症,懷孕機率降低。另一方面,糖尿病婦女合併妊娠時,孕婦和胎兒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增大。所以,對於婚姻、生育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充分的準備。

另外,考慮到父母雙方都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險性就會相對增大,因此,糖尿病人彼此之間儘量避免結婚,以減少子代患糖尿病的風險。

懷孕時機,大有講究

血糖控制不良對母嬰雙方有很大危害,會大大增加流產、早產、胎兒畸形、胎死宮內等不良妊娠事件的發生風險。妊娠還會使糖尿病患者原有的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高血壓進一步加重。

因此,女性糖尿病患者必須在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4.0%~6.0%之間)、並且沒有嚴重心、腦、腎、眼等併發症的前提下,方可懷孕。

所以,凡是有高血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孕前均需給予積極治療,在病情得到滿意控制之前,暫時不宜懷孕。

懷孕期需要備足“功課”

計劃妊娠是針對孕齡糖尿病婦女,合理安排生育時間、妊娠前後的檢查和治療,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母子平安度過孕期。

糖尿病婦女孕前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全面體檢,重點檢查血糖(24小時)、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尿蛋白、尿常規(酮體、尿糖、感染)、血壓、眼底、神經系統及心電圖。孕前應掌握血糖監測、妊娠期的飲食調整和運動、胰島素注射、低血糖的識別和處理等糖尿病有關知識技能和妊娠相關知識。

糖尿病婦女和/或其丈夫在決定懷孕前3個月,應儘可能使血糖、血壓、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檢查併發症,瞭解自己的病情並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胎兒。正在用口服降糖藥的婦女應在內分泌醫生的指導下改用胰島素治療。

懷孕期間,血糖管理是關鍵

根據病情輕重不同,妊娠糖尿病可分別採取“單純飲食、運動控制”以及“在飲食及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應用胰島素治療”。

飲食控制要求既能保證孕婦和胎兒營養,又不引起飢餓性酮體產生及餐後高血糖爲原則;運動以不導致胎兒宮內窘迫、不引起宮縮、準媽媽心率正常爲原則。如果在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3~5天后血糖仍無法達標,或飲食控制後出現飢餓性酮症,增加熱量血糖又超標,就必須儘早開始胰島素治療,並一直持續到分娩。

飲食及運動治療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既要保證糖尿病孕婦的體重增長正常(每週一斤),還要求孕婦的血糖控制良好,否則,即使媽媽的體重增長正常,寶寶也可能出現營養不良。

如果準媽媽在控制飲食、運動後,餐前血糖≥5.6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6.7mmol/L,就應及時加用胰島素,同時要密切監測血糖,並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