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過度爲何是“軟暴力”?

本文已影響4.44K人 

作爲家長,都知道溺愛孩子對其成長有很大的危害,甚至是一種軟暴力,可是真正在教育上,有些家長還是步入了溺愛孩子的誤區。自古“慈母多敗兒”,爲了孩子今後的成長,家長們一定要調整愛孩子的方式,多一些真愛,少一些溺愛。

溺愛過度爲何是“軟暴力”?

“溺”,詞典上解釋爲“淹沒”的意思。如果父母的愛過於氾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溺愛是孩子成長的毒藥。“慈母多敗兒”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句諺語,這裏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指對孩子一味地遷就、包庇縱容,這就是“溺愛”。

過度關懷也是病

近日,記者在醫院採訪中,看到了這樣一幕:兩歲的兒子感冒了,媽媽抱着來看病,儘管症狀很平常,可是後面跟着一大撥“相關人等”,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家裏的小保姆。弄得醫生哭笑不得,明明10分鐘的看病時間,爲了應付家屬左右開弓的“盤問”硬是拖了25分鐘。

兒科專家告訴記者,對下一代的異常關注也是一種病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祖輩4人、爸爸媽媽父輩2人對獨生寶貝1人,“421綜合徵”形象地概括了這種現代家庭愛兒過甚的情形。

兒童心理專家李公正教授表示,家人這樣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的獨立。孩子從小受到兩代人的過度“呵護”,在家裏是“小皇帝”、“小霸王”,可是出門後就表現爲六神無主,因爲他們再也不知道依靠誰,感到非常無助。

“關懷強迫、溺愛過度其實也是一種軟暴力。”教育學者裴秀芬認爲,父母溺愛的撫養方式,剝奪了孩子生活中許多重要的東西。溺愛孩子的家長常擔心孩子拿這摸那不衛生、跑東跑西不安全,由此而限制孩子的活動,致使孩子運動遊戲的能力變差,人際交往方面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內心因此自卑孤獨。

溺愛的父母還喜歡包攬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務,情願自己多累一點,也不願意讓孩子辛苦。這樣做一方面讓孩子有“只有你們會做,我不會做”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理所當然地認爲父母應該爲他做一切,不懂得感恩,如果父母或別人做得不如他的意,就會很不滿。

家長都知道溺愛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但有時在無形中就中了溺愛孩子的招。這樣的家長往往不瞭解孩子需要的是哪一種“愛”,而只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認爲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久而久之,溺愛孩子的危害便顯現出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