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本文已影響2.21W人 

前不久羅胖發了一段語音(羅輯思維),他問一位教育界的朋友,現在中國教育界最大的誤區是什麼?大意就是現在國內很多父母都愛說的一句話:“我不希望孩子多麼飛黃騰達,我就希望他平平安安一生就好”。這看似寬容善良,實際卻是最壞的一種教育理念。

前不久羅胖發了一段語音(羅輯思維),他問一位教育界的朋友,現在中國教育界最大的誤區是什麼?大意就是現在國內很多父母都愛說的一句話:“我不希望孩子多麼飛黃騰達,我就希望他平平安安一生就好”。這看似寬容善良,實際卻是最壞的一種教育理念。

因爲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沒有哪個人希望自己一生只是平安無事而一事無成的。

秉持這種觀念的父母,

很容易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沒有儘量給予他豐富的資源和多元的選擇,

從而主動滅掉孩子多姿多彩的可能性。

今天我想談的和這個很類似,也是很多家長喜歡說的一句話:

“孩子嘛,只要快樂就好”。

“虎媽貓爸”的爭執

之所以想談這個話題,是因爲我身邊有一位朋友是衆人眼裏的”虎媽“:

孩子還在肚子裏時就在附近最好的公立幼兒園排了隊,督促着丈夫尋找和打點關係;

孩子剛滿6個月就送去了早教,不到一歲就開始到處打聽好的鋼琴老師,舞蹈老師;

買了很多育兒書,不但自己看,還理出框架和筆記,讓丈夫也學習;

常常找老公探討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去哪所學校,怎麼才能去;

培養什麼特長,找什麼價位的老師……

剛開始老公還勉強應承着,後來就越來越不耐煩。在爆發了一次後就老公直接對她攤牌,讓她不要[異想天開]了,他們兩口子都是普通的三本大學生,也沒有家庭背景,何必要折騰孩子,他以後上個普通的學校,找份安穩的工作,開開心心就好,這樣不但孩子累,大人也還跟着受罪。

接下來當然就是一陣激烈的爭吵,因爲在朋友看來,他的老公之所以希望孩子快樂就好,更多地還是因爲不但他賺不了多少錢,最關鍵還是太懶。因爲朋友自己也要工作,很多事情必須兩人交替地去做。

所以這其間就必須讓他放下臉面去找關係;

需要他放棄幾次聚會去興趣班接送孩子;

需要他捨棄想換的新車支付培訓費;

需要他犧牲部分麻將和球賽的時間陪孩子完成作業;

需要他在工作上更加勤勉以便爲孩子將來的教育費做更好地籌謀和準備。

所以朋友也覺得特別委屈,她只不過就是希望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往“名校生”的方向來培養。正如她的丈夫所講,他們都來自於普通家庭,沒有任何背景。但也正因如此,她才更要加倍的努力,爭取不到最好的教育資源,那就爭取第二等的,還不行,那就第三等,總之自己先要盡力,也希望孩子能夠耳濡目染地去努力,不論最後是否能考上名校,至少自己不要留下遺憾,不然哪有什麼資格說“孩子快樂就好”。

通過和她的一番交談,我確實也挺有感觸的。

“尷尬”的名校

首先是關於名校。不知什麼時候,家長們開始有些不大好意思公開表示自己希望孩子考名校,因爲這一方面顯得家長們“野心勃勃”,另一方面好像考名校對孩子還有點“不人道”的意味。

似乎“我想讓孩子多才多藝暗含着從小接受各種興趣班的‘摧殘’”,“我想讓孩子上名校便意味着挑燈夜讀、題海戰術”......

所以有多少人是像朋友的老公一樣,是在敷衍着工作,打着麻將、玩着手機,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的同時,心安理得地說“孩子嘛,快樂就好”。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想這與媒體那些抓人眼球的關於名校生的負面報道,和近來四處可見的“快樂就好”的育兒理念都密不可分。

2015年,Child Trends做了一個統計:在美國,當家庭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后,有五分之四的家庭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並且順利畢業,而在那些年收入低於3萬美金的家庭中,這一比率還不到一半。也就是說,家長自己的收入越高,就越期望孩子能夠學業有成。

“傳奇”許智美

先來看看去年讓大家實足驚嚇的許智美:

2016年3月,成都女孩許智美被全美排名第一,被譽爲是“中學界哈佛”的高中菲利普斯·安多弗(Phillips Academy Andover)錄取。

先來看看許智美的個人簡歷:

全成都最好的中學連續幾次全年級第一;

小學3年級參加了CCTV“希望英語”演講和風采大賽,獲得四川省小學組冠軍,全國第五名以及最佳語音獎;

英語、數學均拿過華賽、奧賽第一;

鋼琴連續六次獲得成都市優秀藝術人才鋼琴組一等獎,三次獲得十佳;

並且在芭蕾舞、二胡、游泳、騎馬、跳高、滑冰上也有特長。

再來看看她的父母在培養孩子上是如何用(燒)心(錢)的:

就拿英語來說,從4歲開始,便有貼身老師輔導英語,6歲以後就換成了貼身外教,除此以外,還有其他負責競賽培養的老師;

數學也有一對一的貼身老師,還是北大數學系畢業的。

鋼琴師從過李雲迪的老師、著名的鋼琴教育家但昭義。而多年前但昭義一堂課45分鐘收1200塊,還要挑有潛力的教。

生活上除了請阿姨照料,還有一位叔叔專門負責給她安排課外輔導及相關日程,錄製來不及上的課,開車接送等。

對於孩子的態度,許智美的父親坦白的講,許智美就是中間的那顆行星,家裏面每一個人都是衛星,中心思想就是圍繞着她轉。

最後再來看看許智美是如何努(拼)力(命)的:

許智美初中後每天平均睡四五個小時,白天偶爾打會兒盹兒,一般有十幾到二十分鐘。她每天的課外輔導,有時高達十幾個小時,一般都是一對一。英語平時基本自學,看原版書、雜誌。數學課的時間相當多,甚至有些課來不及上,就錄了視頻回家看,經常弄到半夜兩三點。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看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除了想八卦一下她的背景,也許還有一部分人是在驚歎許智美的努力之餘,會開始覺得這樣會不會太過了,這麼大的強度和壓力,孩子受得了嗎?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會不會讀成書呆子了?明明這麼優渥的家庭背景,何必讓孩子受這份罪;如果你家長自己有名校夢,自己去考啊;而且現在那麼多名校出來的,不也平凡無奇,還不如那些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的會賺錢......

如此多才多藝,真正意義上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口音純正;思想遠超同齡人的深刻和開放,能做到如此程度的“學霸”,絕不是靠“死讀書和刷題”能達到的。雖然一路艱辛,但無疑她是享受了這一過程,享受了她的同齡人無法企及的快意和成就。

作爲一名平凡的家長, 我們能給到她父母給她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都足矣,怎麼敢遑論她的父母是否在名校這個情結上太過偏激,是否有沒有以孩子快樂爲核心?

除此以外,類似“美國名校華裔學生不堪學業壓力自殺”、“原清華/北大學生落魄”,“某高考狀元掛科被學校勸退”、“高分低能”的報道也隨處可見......這都在給大家灌輸一種價值觀:名校不等於成功。

不過說到底“名校”和“抑鬱”“自殺”“落魄”“勸退”有幾毛錢的正相關,到底是這羣孩子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重視,還是隻是因爲他們的名校背景讓這條新聞更具有報道的價值,我想只有他們的績效考覈部明白吧。

名校“約”等於“成功”

我們再說回“名校”和“成功”的關係,成功的意義有很多種,爲方便統計與分析,我們暫且把“成功約等於收入”。關於“名校”的界定也非常寬泛和模糊,我們這裏也先把“名校”看作是“受教育高,而且是優質的高水平教育”的代名詞,好了,有了以上的界定後,我們再來看下2015年美國人力資源統計局的數據:

教育水平

周平均收入(美元)

失業率

博士

1623

1.7%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s

1730

1.5%

碩士

1341

2.4%

學士

1137

2.8%

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

798

3.8%

上過大學,但未畢業

738

5.0%

高中文憑

678

5.4%

高中以下文憑

493

8.0%

非要拿中國國情不一樣來說事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幅圖: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2張

從圖中可以直觀的看到大專以上文憑的人其收入相較高中文憑或者中小學文憑的人有了質的飛躍。

“瘋傳”的漫畫

當然還是會有人說,把“成功約等於收入”太偏激,是的,的確如此。但是如今大量關於名校負面的、集中的、甚至去頭去尾的報道會不會讓家長還沒有任何打算或者行動把孩子往名校這條道路上培養,就已經開始畏懼這背後的艱辛。所以,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恰好是給了大家一個偷懶的理由呢?就像那位不願意“折騰”的丈夫一樣,反正考上名校也不等於成功,何必那麼拼,孩子快樂就好嘛。

也許正因爲如此,下面這幾幅截圖纔會在朋友圈瘋傳: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3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4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5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6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7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8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9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10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11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12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13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14張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爲又懶又窮 第15張

乍一看,好有道理,不過仔細一想,好像不大對啊。

首先這個假設就不成立,我自己現在爲什麼要考名校,除了一大堆費用,更重要是的這其間還有巨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我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去考某個大學,而是在努力工作賺錢提升自我,從而給孩子提供更高的平臺和更多的選擇。

好吧,假設不用考慮以上所有的成本,你去考名校難道就一定能考上?對,也許我還是考不上,不夠聰明的大腦、固化的思維、衰退的記憶......但有一點肯定的是,而立之年的我們已經真正意識到優質的教育和圈層對一個人有多麼重要的影響,所以確定的是,現在的我一定會比當年迷茫的我更加地堅定,也會加倍的努力,就算還是沒有考上,至少不會再有遺憾和悔恨。

因此,在孩子找到自己一生所愛並能爲之全情投入之時,我想,把孩子當做一個名校生資格候選人的方向上培養的這條路至少是不可控性最小,可操作性最大的一條道路。

就算最後孩子考不上名校,或者考上名校後卻走上一條不被世俗的成功認可的道路,那也無妨,紮實的教育基礎一定會讓他有不一樣的眼界和更深刻的生活體驗。

再回頭來說說開頭朋友老公的話“我們都是三本畢業生”,但是就算我不會培養,我可以花錢請人幫我培養啊,許智美的父母就一定是名校嗎?這都是發展到互聯網社會了,難不成我吃個飯還要親自去種地,教育一樣可以外包啊。換一個角度來講,我自己考不上名校,還不能期盼下孩子超越我嗎?這還讓不讓人類進步了。

家長是否應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父母是否應該對孩子抱有好的期望。

文獻太枯燥,此處直接上結論:應該抱有高期望,但不偏執,並且在期望的同時採取相應的行動。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將對孩子的自我期望以及成績表現產生影響,如果家長從小就對孩子抱有期望,那麼這種期望的影響也會貫穿他們整個的求學生涯。

Entwisle, Alexander, & Olson, 2005.

在心理學中,也有皮格馬利翁效應。正是學校對教師的期待,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才使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的心理,在心理學上稱爲“期待效應”。它表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部分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

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學校教育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受老師喜愛或關注的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進步,而受老師漠視甚至是歧視的學生就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

還有一項專門針對中國大陸的研究,154名家有學齡前孩子的家長接受了調查。此項研究旨在發現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與他們的教育模式、孩子的認知及情緒發展,以及社交能力的關係。在孩子尚幼時就對孩子有所期望的家長,更偏向於“權威型教養“,並且據相關描述和測評,這類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更強。(Lixin Ren1 and Carolyn Pope Edwards1,2 Lincoln Pathways of influence: Chinese parents’ expectations, parenting styles, and child social competence )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如何影響孩子成績的呢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如何影響孩子成績的呢?雖然這裏面的原因有很多,但研究人員認爲最有可能的是由於父母對孩子心懷期望,從而會和孩子有更緊密和正面的互動(Moore, Whitney, & Kinukawa, 2009)。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孩子學業的關注和就此與孩子的溝通(Singh Bickley, Keith, Keith, Trivette, & Anderson, 1995),與此同時,這類父母也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課外輔導(Catsambis & Garland, 1997; Entwisle, et al., 2005)。Kinukawa, Schwalb, & Tice, 2008).”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會對孩子的自我期望產生影響。比如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期望對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標上就有中度甚至到強度的影響。之所以強度不同,和性別、種族、經濟狀況、移民身份、孩子的年級、現有成績、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數量有關(Redd, Guzman, et al. 2004; Lippman, Guzman, Dombrowski Keith, Kinukawa, Schwalb, & Tice, 2008)。

在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中,相較於其他因素,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更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期望和成績(Froiland & Davison, 2014; Froiland, Peterson, & Davison, 2013)。我們都知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參與對孩子心理上產生的重要影響可能還沒有多少人能意識到。有大量的研究都證實了家長的期望對孩子成績的正面影響(比如希望孩子能考上研究生/博士生,或者僅僅是考取更好的成績) (e.g., Cornelius, 2012; Froiland & Davison, 2014; Rutchik et al., 2007)。

對孩子有高期望的家長也會在家裏給孩子的學業提供額外的支持(比如在學齡前或幼兒園就一直和寶寶一起讀書,或者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Powell, Son, File, & Froiland, 2012)。他們的孩子在取得好成績上也更加地自信。所以積極的期望是可以傳染的,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尤是如此。除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老師對孩子的期望也有重要的影響。當對孩子心理上產生積極影響後,接下來的行動自然也是在內在驅動下的水到渠成了,即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努力。此後無論結果如何,家長都坦然接受,這樣纔會讓孩子更加大膽地去實現自己的野心((Dr. Leslie Davison, professor emeritus at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personal communication))。

到底什麼是快樂

最後,我們再來講講快樂。

有人說,只要性格好、心態好,即便掃大街撿垃圾人不一樣也活動開心(這裏決沒有鄙視這些職業的意思)。呵呵,且不說培養一個“性格好、心態好”的孩子的難度和不確定性(這裏面還有遺傳的因素),而且“性格好、心態好”和“考名校”也不矛盾啊。況且我們怎麼能夠妄自推測“孩子在學校的舞臺上享受鮮花和掌聲的快樂怎麼就不比在遊戲廳“打排位”的快樂更少呢?

我何必要執着於孩子上名校啊,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能做他自己喜歡的事,認真投入的生活也會很開心啊。這個想法我也雙手雙腳贊成,不過僅限於那些在本來就在不斷努力,同時也在教育道路上不斷總結反思的家長,或者甚至是那些就是在把孩子往名校路上培養的那類父母。

就像當年的總是考第一的學霸告訴你他從來不復習,結果都是在家學習到深夜一樣。

你說中國是個功利的社會,大家都擠破腦袋往上爬,活的多累啊,看看別人國外,孩子高中畢業讀個技校出來不一樣一人賺錢養活全家。你以爲中國人都傻嗎,舒適的生活誰不會享受,但是沒辦法資源太有限了,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環境,優質資源更是少的可憐,而且國外真正精英的生活我們就真的瞭解嗎?

這個社會的真實面貌本來就是一種殘酷的存在,快樂和痛苦本就是一對同根生的存在,你沒有嘗試過全情投入與廢寢忘食,怎會體驗到休息時那種愜意與舒暢,只有真正體驗過苦和痛,才能真正享受快樂的感覺

無論是“靜待花開”還是“快樂就好”,都最好只是你的心態,一定是在我們已經用盡全力之後,纔有資格說的一句自我安慰,而非我們不去嘗試、不去努力的藉口。

“快樂就好”正確的打開方式

來看看“快樂就好”正確的打開方式:

[ 借錢買別墅的父親 ]

一位是我前同事,家境十分普通,全憑自己的能力在一家大型國企立足。雖然我們都對他的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工作時間不長,家裏不能提供幫助,妻子的家境也不大好,所以他們的經濟狀況真的非常一般。但在去年有了孩子以後,他做了一個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決定:把在小縣城的房子賣了,在我們市裏最高檔的別墅區買了房子,不但是貸款,連首付也是向別人借了一部分錢。要知道,以前的房子離他們兩口子的單位都只有10多分鐘的車程,而且父母也在同一個小區,唯一的不足就是房子是在一個菜市場旁邊,環境十分嘈雜。搬到這個配套還不太成熟的別墅後,他將遠離自己的朋友圈,上下班的車程也增加到至少50分鐘,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不願意過去,也就意味着頭幾年他的妻子必須全職,可想而之他的壓力。我問他爲什麼要這麼折騰,他就說了一句:爲了孩子。他的父母其實就是因爲這件事有點和他賭氣不願意搬過去,認爲孩子在他們原來那個菜市場長大多熱鬧、多快樂,爺爺奶奶也能隨時照看,他們兩口子的生活也會輕鬆很多啊。但朋友最看重的並非別墅對的居住條件,而是對孩子成長環境的改善。這個別墅區的老闆本身就是一個年少成名的“天才”,他本人非常重視教育,在社區的打造和運營上引入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親自主持了社區的家長羣,當然這羣家長大多也都是對教育十分重視的非富即貴。所以在他拼盡全力還能做到的情況下,他們夫妻願意承擔這份苦累。

在朋友買了新房以後,一些同事開始酸別人,“借錢買別墅,笑話”、“我倒要看看,他能把孩子培養成個啥樣”、“以後他孩子還不知道得被他逼成啥樣”.......我也問過他是否對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他卻說,我盡力,希望他今後也能盡力,當然能考上名校,混出個名堂最好,實在不行,他只要是健康快樂的,那也好。

[ 有北大情結的姨夫 ]

再講一個故事吧,我自己的表弟,當年以我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北大,很多人都來問我姨夫他的教育方法,其實我姨夫還真沒有什麼特別的教育方法,但首先他們兩口子本來就是勤奮好學的人,家裏沒電視,書倒是一大堆。對於孩子他們當然有很高的期望,他們一家都有北大情節,但是很遺憾我姨夫當年沒有考上,從小就給我弟潛移默化地講很多關於北大的故事,但從沒有說過一句“我希望你考北大”的話,結果我弟自己的北大情節比他爸還嚴重,這已經內化成爲他自己的夢想。還有就是每次我弟考的好時候,我姨和姨夫就一句“哦,知道了”,考的差的時候也是“哦,知道了”,如果是遇上表弟身體不舒服,再重要的考試姨夫都是能請假就請假。雖然姨夫一家只是比普通的工薪稍好一點,但在請輔導老師上,只要弟弟開了口,他們便捨得請最好的老師。後來弟弟考上了城裏最好的中學,但是他卻不願意住校,因爲熄燈太早。所以爲了方便照顧他,姨夫只得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下班後從單位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到租的房子,給弟弟做宵夜,提前準備好第二天的早餐,而小姨上班的地方更遠,所以兩夫妻基本也只能週末才見一次,整整三年都如此。

所以,也許只有像這位同事或者我姨夫一家這樣努力的人才有資格說“孩子嘛,快樂就好”。

希望我們都一起努力,成爲那個有資格說“孩子嘛,快樂就好”的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