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被打了,我可以教育孩子打別人嗎?

本文已影響2.29W人 

一位朋友說,看見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心理很難受,回到家,她就教育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別人”。

我的孩子被打了,我可以教育孩子打別人嗎?

豆豆算是個“攻擊能力”中等的小孩,遇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遊樂場設備,會主動讓給其他小朋友,有時候也會推搡其他小朋友。豆豆兩歲多的時候,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拍別的小朋友,豆豆長的比較高,又很瘦,協調能力不夠,有時候動作顯得不夠輕柔,容易被小朋友的家長誤會。

前幾天在小區的廣場玩,有個奶奶教育孫子小布丁,要狠狠的揍豆豆,“豆豆揍你你就打他,使勁,你比豆豆大,用力推一把他就倒了”。小布丁這個男孩比較內向,不善於言談,平時很少與其他孩子玩。以前,小布丁與小朋友偶爾發生衝突,會躲開,去別處玩,若無其事的樣子,有着孩子應有的天真。後來,小布丁被奶奶訓斥多了變得很敏感, 就算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小布丁都會立刻轉頭望着奶奶,露出委屈的表情。一羣孩子一起玩,小布丁哭的最多,奶奶常常責怪小布丁“無用”。

我的孩子被打了,我可以教育孩子打別人嗎? 第2張

我有時候也在想,或許小布丁在玩的過程中被撞一下,並不用每次都太在意,或許受了奶奶的影響,總覺得自己受欺負,而自己又不會還手,只好委屈的躲開大家。原本快樂的玩耍,在成人的干預下一定要分出個輸贏,贏了自己的氣勢,輸了孩子的心態,值得嗎?

見到小布丁的變化,我經常默默提醒自己,孩子要獨立面對自己的社交世界,“疑罪從無”不要認爲孩子在玩耍過程中,起的爭執、哭鬧是吃虧。強大父母可以給孩子想要的玩具、衣服,卻無法左右孩子在社交圈中的能力、地位與快感。

儘管豆豆“攻擊性”不算差,但也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攻擊”,這個“攻擊”是站在我們成人的角度,其實小朋友玩開心的時候,難免肢體造成暫時的小誤會。每次與小朋友玩耍之後,我和豆豆在回家的路上,我從不問“某小朋友打了你,疼不疼”“他打了你,你爲什麼不還手”,而我則問豆豆,“玩的開心嗎?下次你還願意過來玩嗎?”,我把這一切交給豆豆自己去判斷,即使玩的過程中發生了不愉快,只要孩子還願意來玩,說明孩子忘記不愉快的事,或者原諒了自己的小夥伴。沒必要刻意強調,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不良感覺

我的孩子被打了,我可以教育孩子打別人嗎? 第3張

隨着豆豆長大,我發現豆豆在社交活動中相對比較健康,即使會發生與其他小朋友爭搶的事情,豆豆也敢於爭搶,但也不會因搶不過而哭泣或尋求家長幫助,很快又找到下一個喜歡的事情。幾分鐘後,又與剛剛發生爭搶的小朋友玩到一起,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