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揭祕:給寶寶買保險 99%的人都買錯了!

本文已影響5.68K人 

本文作者尚萌萌,是一個保險大咖,從中山大學保險專業畢業後,在從事金融和保險的同時,先後拿了長江商學院金融MBA、瑞士IMD商學院EMBA等學位,對家庭理財、特別是家庭保險配置,經驗獨到豐富。

大咖揭祕:給寶寶買保險 99%的人都買錯了!

今年以來,我被拉進很多微信羣,爲媽媽們解答給寶寶買保險的各種問題。前幾天粗略總結了一下,發現已回答了數千條媽媽們的提問。一方面,我感受到了媽媽們對保險的關注和熱情,另一方面,我發現媽媽們對保險的選擇和購買還存在很多的困惑,而這些困惑更多來自大家對保險的認知水平和選擇心態。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總結來總結去,精簡提煉出了三個問題。給寶寶買保險,看完這三個問題,基本上你心裏就大概有數了。

1有孩子的家庭到底應該怎麼買保險?

媽媽們諮詢保險的問題很多,比如“給寶寶買什麼樣的保險最合適”“小孩有必要買防癌險嗎”“該不該給孩子買教育金”“只給孩子不給大人買保險可以嗎”等等,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問題:有孩子的家庭到底應該怎麼買保險?

這個問題其實之前有反覆講過,但媽媽們還是有類似的困惑,這裏和大家再強調一遍。簡單的講,一般經濟條件下,有孩子的家庭購買保險的基本原則,可概括成十二字箴言:“先支柱,再小孩;先保障,再理財”。

先支柱再小孩

很多媽媽一上來就問寶寶的保險該怎麼買,這些人很大程度上並不清楚保險的意義。保險不是理財,也不是福利,而是爲生活提供保障。一個家庭裏,誰對生活質量保障更爲重要,就應該考慮先爲誰買保險。對孩子來說,他要健康的成長,父母的作用是大過一切的保險的。不要去想什麼保險可以解決孩子全部的後顧之憂。只要父母在,孩子總是有辦法渡過難關的。父母的保障是最重要的。所以 ,一般條件的家庭,應該先給家庭經濟支柱買,然後再考慮小孩。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兩種狀態是最重要的,一是健康地活着,第二是持續地賺錢。

先保障再理財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買保險的順序都是做好基本保障(重疾、意外、醫療等)再考慮教育金、養老金等理財。以孩子爲例,現在的家長看得特別遠,所以一開始就想到給孩子買教育金之類的理財型保險。事實上,無論從保障本身還是從性價比來看,都應該先給孩子買重疾險和意外險,醫療保險可以附加在重疾險上面,必須先做好基礎保障再考慮理財。越小的孩子費率越便宜,在幼兒階段購買保險是最划算的。對於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教育金可當做是理財計劃的一部分,但一定要警惕某些雞肋型萬能險(一般是以終身壽險打底,包含醫療、重疾、意外等一大堆附加險的保險,說是有教育金、養老金、創業金、婚嫁金的功能),這種保險看上去很厲害,但實際上保障低價格高,簡單算一下就會後悔——現狀很殘酷,很大部分家長都給寶寶買了這種保險。

2要不要買特定概念型保險或保險附加服務?

這也是普遍的對保險產品的購物心態問題。對的,沒錯,我用了“購物”這個詞。其實買保險跟買其他產品或服務基本上沒什麼區別,一分錢一分貨,該買什麼就買什麼,天上不會掉餡餅。特定概念產品或服務,只適合特定人羣的特定需求;而各種捆綁拼湊的附加產品或服務,看上去很美,但往往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不僅會迷惑你的選擇,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想想並不划算。

“買買買”“喜當媽”

前一種是“買買買”的心態,有什麼就想買什麼。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這也沒什麼,反正不差錢。但經濟不允許的話,還是要問問是不是有這樣的特定需求,或者這個需求能不能通過其他更有性價比的產品來涵括進去一起實現。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特定概念產品的性價比並不高。

後一種是“喜當媽”的心態,糊里糊塗就買錯了。這種情況一般是被保險代理人忽悠了,99%的媽媽就是這樣買了各種萬能險。大家一定要警惕各種捆綁拼湊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買保險時很多代理人竭力推薦的萬能險,儘可能不要買。想要保障全面,真不如拆分成重疾、意外、醫療、理財等多個單獨選擇購買,這樣保障更實在,價格更美麗。

有錢別任性無錢別認命

總結保險“購物”心態,那就是“有錢別任性,無錢別認命”。儘量不買特定概念保險,選擇能涵括該保險責任範圍的好產品,有錢咱也別任性。經濟條件好,可以買包包。儘量不要買萬能險,把綜合保障需求拆分成幾大類需求,依次逐步分別買,無錢咱也別認命。經濟條件差,也要咬咬牙。

比如,有很多媽媽提到要不要給孩子買防癌險的問題,如果重疾的額度已經足夠高,比如超過50萬,那就不需要買防癌,如果預算多,那就在重疾險上再增加保額。如果預算有限,不能買返回型重疾險,那也可以買消費型重疾險,不要買萬能險,也不需要買防癌。特定情況是,有些寶寶身體不適,買不了普通重疾,這樣才應該考慮看能不能買防癌險。原則上,防癌險主要是給預算不夠的成人用來替代重疾險的。

3香港保險該不該買?

大家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相對來說,香港保險有“產品更成熟、保障範圍更多、性價比更高、理賠更容易”等優勢,但也有購買體驗一般等劣勢。整體來說,該不該買香港保險,完全是由家庭經濟條件和個人意願決定的。

具體到怎麼買這個問題,還是依照優先購買重疾險的思路。香港保險發展很多年,市場化程度相當高,可以說,怎麼選都不會有大問題。香港的終身重疾保險都很類似:壽險重疾二合一,可以選擇多重賠付,賠付的疾病種類很多,由於有壽險功能所以保額會漲,美元保單的保單增值會比較客觀,以上所有的特點決定了香港保險各公司的產品不會相差太遠,無非是客戶定位的不同會有價格的差異,保障的差異實際是很小的。

有些媽媽會糾結一些條款上的問題,比如對於疾病的定義、理賠的條件等,這其實也是沒必要的,對於友邦、保誠、安盛等這樣的經歷百年的大保險公司來說,這一套標準早已沉澱,並且能得到數量衆多的客戶的支持,在理賠條件上略有差異但基本大家都能接受。最重要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年齡、性別、家庭收入情況、自己本身的身體狀況、風險偏好程度,把這些情況對號入座,通常就能選到最合適自己的。當然,有條件的話,最好諮詢一下專業人士。

後面的話

我知道,這三個問題只是大家在認識和選擇保險時的框架問題,雖然心中有數,但還是會有一些細節具體的問題。所以,應部分媽媽的要求,我會在微信羣裏做一個給寶寶買保險的主題講座。同時,大家有任何關於保險的問題,都可以在羣裏提出來,我和蝸牛保險醫院的“醫生”們,會認真回答大家的各種諮詢,和各位媽媽一起暢聊保險的方方面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