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寶如何餵養才能少生病?

本文已影響3.11W人 



中國寶寶如何餵養才能少生病?

中國孩子多是"脾虛"體質

由於各個國家的遺傳基因、民族特性、生活習性和膳食結構不同,這就決定了不同國家的人形成的體質不盡相同。

體質差異的表現及決定因素之一,是肌肉的類型。肌肉分紅肌和白肌,西方人的紅肌比例比我們大,而給身體個器官組織提供能量、保證器官功能的線粒體,主要存在在紅肌中,紅肌多的人,產能就大,器官的功能就強。所以在很多體育賽事中,我們對西方人的超強耐力往往無法望其項背。

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脾”是主肌肉的,也就是中國人的“脾”其實是比西方人要虛的。中醫將消化功能歸於“脾”,爲什麼西方人從冰箱拿出來就直接飲用的冰牛奶,而中國人喝了就很容易胃痛?這是因爲他們“脾”的功能比我們更強大。

很多中國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小時候,稍微一不舒服,小臉就發黃,嚴重的甚至“面黃肌瘦”。爲什麼?這和孩子的“脾虛”體質有關係。而“脾”對應的顏色是黃色,面色發黃,而且是毫無光澤的黃,多是脾虛的症狀。作爲“後天之本”的脾,在嬰幼兒時期,是處於虛弱狀態的,特別是中國孩子,這是他們的體質特點。

中國寶寶如何餵養才能少生病? 第2張

在中國,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孩子大吃一頓之後而發燒的情況,這是因爲中國孩子本就是“脾虛”體質,而吃進過多的食物就很容易超過孩子胃腸能消化的限度,營養就變成了累贅,用中醫的話講就是“食積”甚至“痰溼”停在體內,更傷了脾。

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孩子免疫功能的一部分,來自腸繫膜的淋巴結,如果孩子的胃腸道總是處於過飽,甚至雍滯狀態,這裏的淋巴功能就要受影響,進而影響免疫力,所以,孩子吃多了之後很容易感冒發燒,原因就在這裏。具體表現爲先是消化不良、食積,之後是感冒發燒,這也是中國孩子生病的最常見規律,長此以往,將最終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相反,我們看很多影視,包括聽老輩人講,過去生活貧瘠,嬰兒沒有母乳,靠喝小米湯等中國的“代乳品”也慢慢長大了,雖然比較瘦小,但也並非體弱多病,爲什麼會有如此奇蹟?因爲那是適合中國人體質的營養,雖然裏面的絕對營養成分確實不夠,但因爲適合孩子的胃腸功能,孩子的脾胃可以接受,所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其中的營養。

雖然那樣的日子不值得留戀,但其中的道理可以借鑑,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人有個延續至今且與西方人不同的古訓:“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個“飢”不是簡單的飢餓,而是選擇適合孩子體質的飲食,避免營養過剩帶給孩子胃腸的額外負擔,避免餵養過程中的欲速不達。

中國孩子的餵養應該“中國化”

中國人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慢性病的高發,是與我國改革開放後,中國人飲食的西化同步的,其中的痛風、糖尿病,曾經被稱爲“西方宮廷病”,就和那裏的高熱量飲食有關。

我們從東西方的餐具上,就可以看出不同人種、民族、體質所適應的食物的差異,因爲人類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的基因,是互相造就的,飲食影響了基因,基因也選擇了飲食。

中國寶寶如何餵養才能少生病? 第3張

中國人用筷子,爲的是便於挑揀食物中的穀類、豆類,因爲我們的體質更適合這些食物而不是肉類;西方人用刀叉,刀叉便於切肉,因爲他們的體質更適合肉食。同樣體重的胖子,中國人罹患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機率,比西方人就要高,換句話說,西方人比我們更適合西方的飲食,他們更適合吃肉,也更能耐受因爲肥胖帶來的疾病,這也是爲什麼,當中國人一效仿西方的飲食,慢性病的發生馬上高出西方的原因,道理很簡單:因爲我們選擇了不適合我們體質的飲食,這一點,在孩子的餵養中道理是一樣的。

經常看到很多孩子,初生的時候體重很大,很壯實,小時候也特別能吃肉,結果長着長着了卻變成一個面黃肌瘦的弱孩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鉅變?就是因爲家長沒有考慮中國孩子的體質特點,用西化的飲食餵養,在“後天之本”的脾還很虛弱,正在成長地過程中,加重了消化系統的負擔,增加了脾虛的程度,而脾虛,又減少了營養的吸收,由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很多家長一味追求西化,不只是奶粉要選購國外的,連最開始添加的輔食也必須是國外進口的。但如果一種食物連孩子的母親都從沒有吃過,又怎能保證孩子對這種食物是否耐受,是否容易發生過敏?

在維生素A的問題上,很多家長表示,西方發達國家不提倡補充。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六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情況調查》顯示:我國0-6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及亞臨牀維生素A缺乏率超過50%,小於6個月的嬰兒更高達接近 80%,因此,我國爲中度維生素A缺乏國家。但如果家長們在選擇食物、補充營養的時候忽略了這個問題,將中國國孩子與歐美孩子“一視同仁”,花多的錢,吃進去的營養,卻未必能解決中國孩子的營養健康問題。

中國寶寶如何餵養才能少生病? 第4張

一個民族的體質特點,是從孩子出生時就已經被基因等因素決定了,而基因的變化需要幾代甚至更長的時間。現代研究發現,除了一些感染性疾病,很多的慢性病都與基因有關,都是一定程度上違反基因規律的結果,短期或許看不到,日積月累便會逐漸顯現。由此也提示我們,想要儘可能避免疾病,就要成全基因,順應自身體質。

具體到營養,就是飲食的“中國化”,孩子的營養選擇,應該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否則,看上去很有營養的食物,反而影響孩子成長,甚至爲成人後的很多慢性病埋下隱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