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寶寶睡得好,睡眠訓練要這麼做!

本文已影響9.5K人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睡覺這件大事了,看着各種睡眠訓練方法,媽媽們蠢蠢欲動,期待自家睡渣有朝一日也能成爲天使寶寶,全家人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

然而,嘗試了各種方法,把孩子和自己都折騰得夠嗆,寶寶還是睡不好,爲什麼?也許是你的睡眠訓練開始得太早了。

不要太早開始睡眠訓練

想要寶寶睡得好,睡眠訓練要這麼做!

當我們還沒有掌握足夠的睡眠知識、沒有評估好家庭環境和孩子的個體差異時,盲目開始「訓練」就是在折騰自己折騰孩子,其效果難免不盡如人意。

爲什麼這麼說?

1. 不同月齡的寶寶睡眠模式不一樣,也許他還沒準備好

寶寶的睡眠模式會隨着月齡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對寶寶的預期超出於他們當下生理和發展能力的時候,那你可能會一直覺得「他就是睡得不好啊!」

這裏分享一個列表,是我根據各類睡眠資料及實際諮詢經驗總結的不同月齡寶寶的睡眠時間和時長:

1 個月:清醒時間 5~60 分鐘(基本是累了就睡),每天睡至少 16 小時以上,白天睡 5 小時以上,期間會有很多次小睡,沒什麼規律

2~4 個月:清醒時間 1~2 小時,每天睡 15~18 小時,白天睡 3~6 小時,期間會小睡 2~3 次

4~6 個月:清醒時間 1.5~3 小時,每天睡 14~16 小時,白天睡 4~5 小時,期間會小睡 2~3 次

6~9 個月:清醒時間 2~3 小時,每天睡 14~15 小時,白天睡 3~4 小時,期間會小睡 2~3 次

9~12 個月:清醒時間 2.5~4 小時,每天睡 13~14 小時,白天睡 3 小時左右,期間會小睡 2~3 次

12~18 個月:清醒時間 3~4 小時(如果白天睡兩覺)或清醒時間 4~6 小時(如果白天睡一覺),每天睡 13~14 小時,白天睡 2~3 小時,期間會小睡 1~2 次

18 個月以後:清醒時間 5~6 小時,每天睡 13~14 小時,白天睡 2 小時左右,期間會小睡 1 次

因此,當自己家寶寶和其他寶寶甚至是成年人的睡眠出現衝突時,媽媽先不要着急,只要按照符合當下的月齡睡眠習慣安撫,同時結合孩子個體的生物鐘,孩子就會更容易入睡。

想要寶寶睡得好,睡眠訓練要這麼做! 第2張

2. 寶寶總睡不好,也許事出有因

孩子睡不好,通常受多個因素的影響。營養攝入不足?白天缺乏高質量陪伴?睡眠環境不適合?這些細節都會導致睡眠質量的波動。

如果只是通過干預讓寶寶學習睡覺,而忽視了某些潛在原因,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苛求。

3. 這是一個家庭問題,需要全家齊心協力

在進行睡眠訓練時,孩子會因爲大人迴應方式的改變而不適應,難免會有哭鬧。

如果長輩不能忍受孩子短暫的哭泣,也無法認同睡眠訓練的必要性,那麼質疑和阻撓一定會讓你感到困難重重,可能還沒開始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

獲得家人的支持並達成一致很重要。

睡眠訓練訓練的是誰?

想要寶寶睡得好,睡眠訓練要這麼做! 第3張

當我們在說「我的孩子不喝奶就不睡,我的孩子不抱就不睡」的時候,真正的意思是,除了給他餵奶或把他抱起來,我別無選擇。

進行睡眠訓練,其實是父母在做出改變和選擇,孩子只是一個接受者。我們是在試探自己對孩子的哭鬧保持忍耐和包容的態度,而不是單純地去止住孩子哭泣。

看到這裏,你也明白了,睡眠訓練,訓練的是父母本身。

你在引導自己做出改變,孩子通過閱讀你的肢體語言和聲音表情,感知你的情緒,進而做出改變。媽媽煩躁孩子不安,媽媽緊張孩子哭泣,反之也成立。

這件事,一定程度上是在與母性和本能做鬥爭,確實略帶殘忍,但育人先育己,要不要做出改變以及爲之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取決於家長本身。

想要做好睡眠訓練,你先要做好這 3 件事

想要寶寶睡得好,睡眠訓練要這麼做! 第4張

在我個人的諮詢經歷中,逐漸體會到和長輩共同育兒的家庭,睡眠訓練通常比較反覆和波折。

媽媽常常不能主宰或決定以什麼樣的方式教養孩子,包括孩子的睡眠。這種無力感,會讓媽媽更焦慮。

1. 可以讓長輩暫時離開

如果得不到長輩的支持,那就在溝通後拿回更多在孩子睡眠問題上的主動權和決策權,可以在睡眠訓練期間,請長輩去休假,在只有爸媽帶娃的二加一家庭,睡眠訓練往往會順利很多。

2. 尋找原因並降低預期

孩子睡不好的可能原因很多,試着在作息、睡覺環境、睡前平靜等方面做調整,把我們對孩子睡眠的預期放低,即便是依賴哄睡的孩子也可以睡得更好。

以我幫助過的一位媽媽舉例:

這位媽媽產假結束回去上班,每晚回家時孩子已經困了,只好先急忙哄孩子睡,可孩子卻總想和媽媽玩,即便困了也不肯睡,像是故意和媽媽作對,媽媽越哄睡越煩躁。

深入瞭解後,我建議媽媽在上牀前多給孩子擁抱和陪伴,把燈光和手機關掉,然後在黑暗環境裏安靜地陪着孩子,媽媽可以多關注自己,而不是時刻盯着孩子。

這樣幾天下來,媽媽驚喜地發現,孩子入睡抵抗情緒變少了,入睡也更快了。

其實孩子只是想要一點陪伴,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營造好的睡眠氛圍並把自己平靜的情緒傳遞給孩子時,孩子也會積極響應。

3. 放下焦慮,照顧好自己

接受孩子目前的睡眠模式,孩子多睡一點少睡一點並沒那麼要緊,不要折磨自己。適當放開那些所謂的睡眠時數、作息標準,夜醒或者哄睡的時候,試着用陪伴而不非焦慮的心情去面對孩子,或許孩子和你都不會那麼煩躁了。

其實,陳桑老師作爲一個媽媽,也會時常提醒自己——先照顧自己的情緒,再照顧孩子。

如果我們累了、緊張了、沮喪了,可以讓長輩和隊友接手一下,當孩子面對一個放鬆的媽媽時,他也會更容易進入夢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